会员书架
首页 > [综武侠]戏精的自我修养 > 箭定边关(6)

箭定边关(6)(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href="52295361.html" target="_top" 上一章 ←  → 

    
    战火一歇?怎么可能。或许可以平歇两年, 然而待他们修养好生息, 迟早卷土重来。季无忧笑了一下,到底没有打破他这种天真的妄想。

    说了几回话,喝完酒后, 季无忧才向戚少商辞别了。

    即便奸细之事没有头绪搁置下去, 她却还有很多其他事情, 并不算清闲。

    然而季无忧却没有想到,原本已打算搁置下去的奸细一事, 在偶然中, 到底让她抓到了一丝端倪。

    起因是来自朝廷的诏令。

    大抵意思是,已经知道了边关发生的事情,皇帝大喜,然后召以季无忧为首的数人回京接受封赏, 意义与班师回朝类同。

    这个以她为首就很有意思。

    季无忧没有实权, 更没有一个真正名正言顺的身份, 如果没有人在其中禀明她的功劳, 旁的人根本不会知道她到底做了些什么。边关离京都何等之远, 就是那些边关人人尽知的消息, 也未必可以传到京都去。

    她对这个封赏,当真是半点兴趣也无。她最开始之所以想到突袭,完全是想要一劳永逸,当宛城很长一段时间可以处在安宁之中,她也就可以毫无负担的离开宛城,去往各处了。

    因此季无忧便去问了高志明, 得知果然是他的缘故,不仅是这次,还有之前,也都是他在上表季无忧的功劳,而他也在无意之中透露了一点细节。也就是那电光火石的一霎那,季无忧灵光一闪,联系之前种种细碎的线索,有了一个可怕的猜测。

    季无忧是很注重这个计划的保密性的,除了必须要知道这个计划的人,旁人她根本不会让他知道一丁点。就是开会时,也是很注意周围是否有人的。说什么无意听到,实属无稽之谈了,他们讲正事的时候,清完场不说还有人把守的好吗?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个奸细到底是怎么知道他们的计划的,一直是个迷。

    她不是没有怀疑过知道计划的高层,就连高志明,她都没有放过,全然调查了一番,然而从始至终是没有任何异样的。

    然而现在,她却觉得,她隐约知道了其中缘由。

    高志明在计划之前,是给京城去过信的,大抵是为季无忧表明功劳,申请合理身份的意思。她在边关确实让人信服,也颇有威望,受人爱戴。而他曾经在信里隐约提了一句他们的计划,大约有两分向上面报备的意思,毕竟没有真正的将军了,就只能往上面报。甚至高志明是跟季无忧提过一句的,当时她根本没有察觉出任何不对来。

    如果......是朝廷里面泄了密呢?

    朝廷之中,根络环绕,十分复杂,高志明一个小小副将的信,要说没人过手,直接就到了皇帝手里,季无忧是不信的。而结合从边关找出的那些,试图染指边关兵权的棋子,似乎一切缘由都呼之欲出。

    季无忧太清楚宋是个什么样的朝代了,重文轻武,国家发展空前繁华,然而因为开国皇帝陈桥兵变起事,对此颇为忌讳,甚至一度有“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边关政策,兵队凝聚力不够,战斗力也不强,直到后来宋神宗废除这一政策,才算好了一点。总之繁华归繁华,国力一直积弱,到后来还被人家打到国都掳走了皇帝,就很有意思。而宋灭亡后,就是元了。一个给她留了相当深刻印象的朝代,方让她体会到何为战火无情,百姓流离,易子而食。

    繁华之下,最容易滋生的就是**,出两个通敌叛国的败类,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所以......那些将士,算是死在权力的倾榨与算计之中的吗?

    果然,她还是很讨厌朝堂。阴谋诡计,人性险恶,在某些时候,显露无疑。将军在边关浴血奋战,庇护一片平安,政客却在谋划着卖掉国土,以求一己私利。人命在于政客眼里,从来不值钱。

    问完之后,季无忧打发了高志明,独自一个人坐了很久。直到天色将暮,问的人来来回回走了好几波,她才起了身,默不作声去了狱牢。千余人埋尸沙场,有她三分过错。然而一味自责也没什么意思。国家的腐朽在于骨子里,蛀虫生于朝臣之中,谁又能料到呢?

    季无忧素来不会仅凭猜测行事,这件事具体如何,只待她求证了。如果猜测属实......坑害她的人,她又怎么可能让他们好受!政客又如何?野心家又如何?

    “小将军?”

    季无忧的反常,自然是有人察觉到了的。她在众人眼里,大抵是那种,很稳重,也很少有太多个人情绪显露,格外顾重大局,能撑起全场的人物,因而她的反常,很令人注目。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来问了。

    “你这是要去哪里?”

    “狱牢。”季无忧应了一声:“前些日子抓住的探子还在吗?”知道何避是管理狱牢的,因而季无忧停了下来问道。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