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我要做阁老 > 第八十九章 小三关之院试

第八十九章 小三关之院试(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因为种种原因推迟许久的院试终于来临,一众宁波府士子皆是摩拳擦掌,准备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徐言因为和张以年之间的赌约,自然更为重视。

    本次院试他已经将准备工作做到了极致,相信凭借独特的文风一定能够获得雷大宗师的青睐。

    晨光熹微之时徐言便早早起床梳洗。用过早饭之后便与陈茂礼结伴前往府学参考。

    宁波府学距离泰来客栈很近,徐言很快便来到府学大门前。

    从小书童手中接过考篮,徐言开始排队。

    院试和府试的流程差不多,无外乎是主考官从知府变成了提学官。

    至于考试题目,都是大同小异的。

    能够通过府试的考生基本功都是不差的,看的便是临场发挥和应对。

    由于考生众多,检查开始的时间有所提前,但细致程度并没有任何降低。

    照例要检查考篮、周身甚至是发髻。

    所有可能夹带的地方都会一一查到。

    陆陆续续有考生通过检查进入府学。

    当然也会间或有一两个夹带的考生被发现小抄,直接带走。

    这种情况下一般视主考官的态度,轻则取消本次考试资格,重则永久取消赴试资格。

    徐言摇了摇头,继续向前走去。

    轮到徐言的时候照例也没有太多优待,一通例行检查后徐言才被放了进去。

    和府试一样,本次院试也分为考棚区和明伦堂区。

    上次府试名列前茅的考生可以在明伦堂考试,享受更好的环境。

    徐言提着考篮在明伦堂中第一排坐下,发现邻桌就是张以年。

    至于陈茂礼则在他的另一侧。

    徐言无视张以年带着妒火的目光,从考篮中依次取出笔墨砚台。

    很快,考生陆陆续续都来到堂中坐定,众人皆是等待雷大宗师的到来。

    徐言索性闭上眼睛休息。

    这是他考试前的一个习惯。

    一来可以让心神宁静下来,二来可以想一想近来温习的重点。

    过了片刻,雷礼在众人簇拥下来到明伦堂,于上首坐定。

    堂内众人皆是屏息凝神等待大宗师宣布考试开始。

    只是他们最先等来的却是雷大宗师宣布本次院试为糊名考试,考卷会有专人誊抄。

    这很不寻常,通常来讲只有乡试以上的考试会糊名,小三关考试是不糊名的。

    不过大宗师既然这么决定,也没有什么可质疑的地方。

    对徐言来说,糊不糊名影响并不大。

    毕竟这段时间钱老先生给他特训的便是文风,只要他能够写出雷礼满意的文章,就一定会通过院试且获得一个很不错的名次。

    事实上,糊明在某种程度上是帮了徐言。毕竟徐言现在的字只能算是工整,并不能算是漂亮。

    糊名誊抄之后,徐言字写的差的缺点便被规避了。

    接下来便是公布考试题目了。

    本次院试共有三道题目,分别为两道四书题,一道五经题。

    徐言依次将题目记录下来,从第一道题开始破题。

    见义不为无勇也。

    这题目出自论语,雷大宗师很厚道的没有出截搭题。

    徐言虽然此前没有见过这个题目,但还是很好入手破题的。

    他思忖了片刻,提笔写道。

    圣人以取义望天下,而激其本明之心焉。

    盖勇生于义,义正于为。第曰见之而已,吾何望哉?

    ......

    今天下事会多矣,名教亦凛矣。

    使是非之所丰,必不与利害相反,则古今安得有忠良;

    使好恶之所寄,必不与诽誉相违,则人心安得有廉耻。

    一天几篇文章的大练习量终究是有效果的,加之钱老先生的指点,徐言的行文如今十分顺畅。

    他越写越顺,只觉有如神助。

    气盛故塞乎天地,行乎渊泉,而无不之也。

    气纯故达乎百为,贯乎万事,而无不当也。

    呜呼,是亦足矣。

    写完最后几个字,徐言直感受到一股酣畅淋漓的快感。

    与一个月之前相比,他现在行文最大的变化是更加关注文章内部结构的勾连关系,使全文具备了良好的整体性。

    通篇读下来,会觉得十分顺畅。

    加之他可以模仿钱老先生的文风,文章在雷礼看来绝对是上品。

    许是耗费了太多的气力,徐言休息了许久。

    再度提笔徐言开始审第二道四书题。

    题目是省刑罚薄。

    这道题目比起前面一道就要刁钻的多了。

    时文偏重于孝悌之言,所以读书人对这方面练习的很多。

    而这次雷大宗师反其道而行之,出了一道治国理政的题目。

    这道题目一般的读书人拿到会两眼一抹黑。

    毕竟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满脑子除了圣人之言便是圣人之言,哪里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