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他如此爱笑 > 第38篇

第38篇(第1/1页)

目录 加书签
    手机访问:m..com

    “艾笑她……当初在灾区,是由于什么原因遇险的?”

    白琰这次却没回答,扬了个漫不经心的笑:“林警官,洗水果的时间有限啊,再不回去可不太好圆谎了。

    “你要是这么想了解事件的原委,我介意你不如去搜一搜那篇文章。”

    ——《她跪在他面前的样子,可恨又可悲》

    第17章

    ——《她跪在他面前的样子,可恨又可悲》这篇长文最先发布在一个知名的网络社区上,随后的几个小时内被疯狂转发到各大热门社jiāo平台。

    封面是一张天色灰暗的图。

    满身尘土的迷彩服战士躺在地上,周围有萧索的群山与废墟,简陋的土房摇摇欲坠。

    年轻的女孩子正跪在他旁边,头深深低垂,看不见表情。

    后期大概调了色的,整个构图一有种触及心底的绝望,苍白的残垣断壁和深绿色的草木,覆盖灰土的武警与衣着鲜亮的少女,qiáng烈的色彩反差让压抑感排山倒海般袭来。

    执笔之人是个经验丰富的记者,他用极有穿透力的文字在里面写道:“她的腿受了伤,在矮坡下动不了。

    “救援队接到电话后,立刻安排了两个年轻的武警前来帮忙,战士们带了水和伤药,背起她准备往回走。

    “就在这时候,她忽然指着前面,说,刚刚好像听见还有人声。

    “其中一个便看了一眼——

    “‘你们先走,我再去找找有没有其他幸存者。’

    “‘有情况我及时会通知你们。’”

    “然而她给他指了一条永远也回不来的路。”

    两个人回到集合地点,谁都没想到,在那之后这名武警就失去了联系,等救援队出动人员去搜寻时,才在废墟中找到了他的尸体。

    地震后的伤亡新闻不计其数,而这一条又格外令人痛心疾首,一时间,微博上全是点蜡烛惋惜的转发。

    舆论发酵至一定程度时,人们的关注点也变得刁钻而犀利起来。

    有人开始提出质疑——这个志愿者据说是跟着救援队行动的,她为什么离队那么远?又是怎么受的伤?

    ——她一个志愿者,不是专业人员,跑到一线去gān嘛?是存心添乱吗?

    不多久网友们愤怒的发现,这是个新闻专业的在校学生。当天的救援工作其实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是她想去再拍一些素材才独自离队的。

    红树村地势偏僻,那时又处在盛夏,草树茂盛,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不小心踩空了脚,所以受伤。

    而更为遗憾的是,救援队员赶来后,并未在附近找到其他的幸存者,甚至连具尸首也没有。

    ——她自己听错了,自己怎么不去死,害人家一条命。

    ——这种人的命救起来真làng费,以后进了社会也是个只会给人找麻烦的傻叉。

    ——建议学校开除,最好在简历里把这件事记上,一辈子的污点!

    ——不救她就没这些事了,巨婴女大学生。

    ……

    林现翻着五年前的旧帖子,那张代表性的照片几乎成为了这个事件的标志,出现在所有关键词的下面,被媒体如同鞭尸一般一再报道。

    仅仅隔着屏幕,他都能感觉到当时网络世界里掀起的风雨。

    或许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热度结束,论坛里删帖不那么积极了,搜索页的后面还留有不少与当事人有关的图片。

    其中一张似乎是在殡仪馆门口,她站在人群之外,周围却有无数的记者,四面八方的镜头和话筒正拼命的往前怼。

    挡在身边的人打了马赛克,不知道是谁,但从身形来看多半是艾笑的父亲……肯定不会是何子谦,他不可能来这种场合。

    画面中的艾笑一直躲在父亲背后,只看得见一点清瘦的侧影。

    那是跳脱飞扬了二十年的她头一次对这个世界露出了胆怯,显得茫然无措。

    所有人的都在抒发愤慨,都在义愤填膺,没有谁想过那个人生经历还单薄的女孩子从地震灾区出来后的内疚与恐惧。

    她是一个不值得同情的人,如果舆论能够判人死刑,只怕她早已被千刀万剐了。

    林现靠在椅子上,沉默地盯着电脑里的文字。

    一旁的橘猫安静地揣手蹲在鼠标边瞧他。

    他在想。

    五年前的自己正在gān什么。

    那时候他过着早睡早起的生活,年年月月沉浸在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与理论学习中。

    充实的安排让人生简单又安逸。

    世界与他隔了一道墙,也是他自己把这道墙上锁加固的。

    除了例行公事打给家里的几通电话,林现很少和外面联系,更别说上网。

    如果不是父母要求,他应该还会在部队多待几年,待到退伍为止。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