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方舟时代 > 第92节:庆典

第92节:庆典(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说到庆典,大家脑海中肯定都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的景象,那是多么的热闹和欢乐。

    但是在泰拉世界,庆典却是不能轻易举办的活动,能够举办庆典的城市,都等于变相告诉外界,我们的城市很安全,我们的治安很可靠,是实力和自信的象征。

    而且就算是庆典也分等级,那种当地最高领袖登场的庆典是最有说服力的,整个庆典从前到后没有发生一起暴力冲突,那就是完美的标志,诺大个炎国能做到这点的只有辽沈城和龙门,前者是因为强大的实力和宽广的胸襟所带来的秩序,后者完全是因为钱多。钱多就意味看除了高层可以吃肉外,下面的人多少也可以喝汤,龙门是少数明面上愿意接纳感染者的城市,并且还偶尔提供一些廉价食品施舍给感染者,所以在龙门的地界上,感染者中的大部分和官方是站在一起的,他们不欢迎整合运动,甚至不愿意卷入其中,毕竟在可以安稳生活的情况下,谁也不希望自己每天都活的颠沛流离。

    你问辽沈城。

    人家根本没有这个问题,感染者直接编入军队,并且拥有全套治疗体系,随时监控城市内每个感染者的身体情况,并保证他们衣食无忧,如果有家人的话那就一起带来,那些发现自己感染失控的感染者会自己申请最后处置,也就是安乐死,而他们死后,尸体会经过无害化处理,将其中部分骸骨封进一块文具盒大小的石碑当中,在供奉在英烈园,那里也是所有为辽沈城牺牲的英雄们长眠的地方,不论是谁,进去之前都必须向英雄纪念碑三鞠躬,其家属享受烈士家属待遇。

    正因为如此,辽沈城的感染者部队战斗力奇高,当年北方边境冲突的时候,一个连的感染者部队卡住一处山谷,死战不退,对面一个旅的乌萨斯部队,到最后被全歼都没突破到阵地五十米之内,阵地上最后只剩下两个活着的辽沈城士兵。

    从此就有了“辽兵不满百,满百不可敌”的传说,反正乌萨斯那边连自己的传统北方边境线都放弃了,集体退缩了一百多公里,可见那一战给他们留下了多么严重的心理阴影。+所以同样是庆典,龙门是强大的财力缓解了社会矛盾,而辽沈城是直接将矛盾修炼成了内力,在龙门你搞事,围剿你的是近卫局和城防军,在辽沈城搞事,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你马上就会知道人民战争的恐怖了。

    不过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区别,他们看到的是龙门的富裕,以及辽沈城的稳定,相对于辽沈城的严格审核制度和秩序体系,龙门在自由度方面更大,所以那些想要做生意的人都会首先选择龙门,这里自由、稳定,这就足够了。

    所谓龙门每年的庆典活动和游行,以及大庆的时候总督亲自露脸,实际上都是在变相的打广告,告诉别人龙门多么多么和平,多么多么美好,赶紧过来投资啊。

    这就是为什么魏彦吾不能停下来的原因,许多事情是不得不做,哪怕危险也得做,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坐在龙门总督的位置上,他就要为龙门的繁荣昌盛负责,保证这片土地的长治久安,有些事情只有他亲自做才可以。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突然冒出刺客把魏彦吾给社爆了,甚至连带着把另一个城市的总督也给社爆了,那么龙门瞬间就会变得热闹无比连带看整个炎国都会跟着乱起来,说真的,幕后主使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强化中央集权,这做法实在是不咋聪明,但现阶段所有证据都指向了魏彦吾的政敌,一群在中央龙京手握重权的人。

    早上九点钟,庆典准时开始。

    “这里是一号狙击点,狙击手已就位”

    十三号架好自己的狙击步枪,一会儿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这些居高临下的狙击手都是可以最先采取行动的己方人员,所以不能大意。

    稍远的七号狙击点,唐玥澄也做好了战斗准备,为了确保自己使用的大威力狙击步枪可以稳定发挥效果,她还特意准备了三脚架并选了一处没有护墙的屋顶,这样自己就可以百分百的发挥出实力了。

    说起来也是委屈,战场上能给唐玥澄架起狙击步枪的机会并不多,别说三脚架,有时候两脚架刚放下去,对面的敌人就已经被队友乱枪打死了,所以唐月城竟然被队友调侃为“延迟一米二”,意思是她的准备时间太长了。

    不过在这种可以提前准备的保卫战中,唐玥澄可是一点都不逊色于任何人的,在狙击对抗中,只要给她展开三脚架的机会,所有试图靠近的人都会瞬间暴毙,以至于被队员们怀疑是少了个日光灯的矮个子萨科塔人。

    “等着看我大显身手吧”唐玥澄信心满满地说道。

    随着各方面的人陆续到位,早上九点钟,龙门庆典正式开始。

    主干道上的车辆和新人迅速撤离,给接下来要经过的花车和人员让开通道,许多的记者穿梭在人群当中,拍下龙门庆典的欢乐画面,他们在这里消耗的每一分钟,都会变成其他情报组织桌面上的资料,分析龙门的发展情况,地区稳定度等等,然后根据得出的判断去计划接下来的外交态度和投资方向。

    欢呼的人群,五彩的花车,还有在移动舞台上表演的偶像们,这一幕是那么的成功,成功到可以让人暂时放下心中的烦恼,将身心都投入到这份喜悦当中

    对于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