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他改变了拜占庭 > 第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皇帝(并不)

第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皇帝(并不)(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手机直接访问:m.xunsilu.com

    “陛下最近看待索菲,已渐渐改变为家长的姿态。这是一个好的转变,陛下若能自比为父兄,帝国的传承就能安稳了。来喝酒,马其顿最好的葡萄酒,拉蒂希娜。”

    利奥·迪亚尔已经渐渐摆脱了从政治核心被驱逐到边沿的烦恼。毕竟他首先是一个纯粹的历史学家,其次才是政客。在帝国内风起云涌时,他还有闲心,与徒弟斯凯利兹在办公室里喝葡萄酒聊天。

    斯凯利兹端来酒杯,品尝之后咳嗽不停,但却夸奖道:“最正宗的拉蒂希娜。”

    拉蒂希娜,是混合石膏、沥青和松香,形成的口味独特的葡萄酒。这种酒口味之独特,在西欧都有耳闻,西欧老爷们实在难以理解这奇特的口感。索菲也不喜欢,纯粹觉得给酒里加沥青脑残。

    罗马人似乎在葡萄酒上,继承了先祖喜欢乱七八糟加东西的传统。古罗马人喜欢给葡萄酒加铅,增加铅甜味。而当代罗马人,不但喜欢石膏和沥青,苦艾、八角茴香、甘菊、乳香和花椒,凡是名贵的香料,都要泡进酒中。辛辣味、苦涩味、酸咸味,反正就是和老祖宗相反,追求一个黑暗口感。西欧人常常记载罗马人的某某葡萄酒难喝,罗马人却觉得是蛮子们不懂欣赏。

    当然,罗马还是有正常葡萄酒行销天下,被西欧宫廷追捧的。并非所有罗马人都那么喜欢黑暗料理。

    “但老师,在我们的历史上,父子和兄弟的对垒,好像更多啊。譬如上上一代就发生过岳父抢夺女婿爵位的悲剧。更之前也...”斯凯利兹不甚理解迪亚尔的观点。

    “你觉得,呆在罗马的索菲,与呆在君士坦丁堡的陛下,会起冲突吗?依我看,再过几年,等国内希望竞争继承者位置的人被陛下一一打落后,索菲就该加冕共治之位,获得意大利、伊利里亚与大海的专制权。届时或将重复数百年前真正双帝共治的局面。近百年来,几乎不会有拥有独裁主地位的皇帝,允许第二位皇帝掌握权力。”迪亚尔颇有历史感慨的将他的观察传授给学生,末了顺带提及:“当然,陛下肯定会给索菲共治的称号,但不会加冕为帝。索菲只能是共治的意大利独裁主,而非共治的帝国君王。所以双帝共治也不完整。”

    斯凯利兹还是懵懂:“为什么索菲呆在罗马,陛下就会把索菲的竞争者们一一打落呢?”

    “没有真正切身体会的你很难明白。等你哪一天出任正式高官,慢慢就能懂了。”迪亚尔喝着酒,不住唏嘘。

    这些年,想竞争继承者位置的人不计其数,但大部分还没和索菲竞争,就先倒在了陛下面前。

    是索菲使绊子吗?不是。

    是他们太菜吗?也不是。

    是陛下容不得太跳的家伙在面前啊。

    迪亚尔知道,这是一个千古难以解决的悖论。不跳起来,就很难打出名气,拉拢同盟去竞争继承者位;跳得太高,陛下会恼怒的直接将其希望掐灭,从精神到肉体全都摧毁。

    能处在这样的矛盾中,还平衡左右,踩稳平衡木的,百年都出不了几个人。依迪亚尔观察,小福卡斯勉强算半个。

    所以那些竞争者,不是索菲干掉的,是他们自己跳得太欢,被陛下清理一空。比如罗勒·阿吉鲁斯,他的起点比索菲高的多,却在连续的政治错误中被踹出核心政圈。按理说,索菲犯的错误可比罗勒多得多。

    “帝王最难以忍受有第二个掌权者呆在身边,这个道理你要记住...”

    师徒闲聊时,却有阉人过来传令,要求御墨官署的御墨秘书们到布库伦宫参加皇帝与索菲的私人宴会。

    “唉?不在金宴宫吗?按理说,该与众大臣与禁卫军们一起设宴款待意大利独裁主吧?他可是刚刚创造了接近贝利撒留的功绩。”斯凯利兹十分疑惑。老师的讲授是,陛下的反常举动也是。

    其实,今天许多大臣什么事都没干,就等着来金宴宫开饭。

    斯凯利兹与师傅带着秘书们沉默的来到布库伦宫。

    他们看到了这几年虽不在首都,首都却时时流传着他的传说的索菲。

    已经是许多孩子父亲的索菲变得老成许多。25岁的脸上因常年作战,多了几道沟壑,年轻的双眼好似深湖般老成。他着一身明显改过的罗马对襟长袍,头戴素冠,站在人群中有说有笑,自信得很。

    区分来自伊利里亚的军官很简单,因为无论是哪一族,都得着标准制服。因而从索菲往下,几乎都是对襟斗篷长袍的模样,严格以图案与颜色区分尊卑。和宫廷这边较为随意的穿搭形成鲜明对比。

    斯凯利兹特意将此事记了下来以为逸闻。

    “看起来你在大赛理斯堡的改变卓有成效。”巴西尔一眼就看出了索菲此举的意义所在。

    再见巴西尔,索菲能明显感到,他与当年在安塔西亚城下的那个中年男性几乎判若两人。或许是心境变化,或许

    是地位有别,现在的巴西尔,散发着浓郁的,独属于帝王的冷漠气息,他看向索菲的眼神,一半是长辈的审视,一半是近乎本能的警惕。

    “在赛理斯,官员必须在奉公时间着正统官服与印章,私下里则无所谓。这只是习惯的遗留。顺带本次前来,我也有关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