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他改变了拜占庭 > 第八百三十二章 要做什么?

第八百三十二章 要做什么?(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11月初,索菲一接到消息,就火急火燎的临时征召了正在巴勒莫驻防的匈牙利卫队、亚美尼亚团共六千人,还有五千柏柏尔军团匆匆北上,在北意大利,还有鹰骑士与仁爱之锤两个正牌旅团八千人刚刚完成集结。

    其余各军团因为轮换的关系,一时间还来不及征召。如克罗地亚团、古拉姆、罗斯卫队等,要么远在大赛理斯堡,要么正在南意大利清理密密麻麻的土匪强盗。

    而当索菲的舰队开到热那亚的文蒂米利亚(在今摩纳哥国东侧),并准备以此为临时驻地随时辐射普罗旺斯时,索菲拿到了巴西尔的新信件。

    这老家伙,竟然趁索菲不注意,把哈拉尔松,和四千罗斯武士调走了!

    “他妈了个巴子,老头子这一招可太阴损了!”索菲当时还不信,哈拉尔松这夯货精明着呢,怎么会被巴西尔一封信拉走?瞧瞧哈罗德是怎么混到不对,哈罗德听说已经回北欧继承家业,当一方国王了。原来这孙子是丹麦一个小国王的儿子,因为往君士坦丁堡跑,被老爹剥夺了继承权,但丹麦占据混乱,兄弟几个都战死了,哈罗德跑回家,照样是几百里土地的主人。

    现在继任瓦兰吉卫队队长的,是一个挪威武士,叫哈拉尔·英格林,与日后大名鼎鼎的拉格纳·洛德布罗克是同族远亲。但听说是个唇齿不清的结巴。1

    把一堆文件拆出来仔细查看,索菲才发现,不是巴西尔亲自下令,是玛利亚给哈拉尔松写的求援信!

    她一个宫廷贵妇,天天带着大公主小孩子,她有什么好求援的?

    看完巴西尔的公文,索菲一拍脑袋:“这败家女人,她可真有胆量!”

    原来,巴西尔竟然是要许诺玛利亚的长子,也就是西美昂一个保加利亚独裁主的高贵头衔。这才使得玛利亚冒险写信,把哈拉尔松所部的精锐调走,或者说恳求走。2

    这个保加利亚独裁主,与索菲的意大利独裁主名义上是一个等级,可是相当不得了。但谁都知道这是一个虚职,西美昂今年才六岁,一点治理能力都没有,巴西尔怎么会给小西美昂权力。

    现在的东保加利亚督军是马库斯,菲利普波利斯军区将军是胜利者战团长季米特里奥斯,都是索菲麾下出去的老部下,这两两一结合,再考虑到奥赫里德西部,蹲着约翰·库尔库阿斯,令大家都品出味道来。

    这是要集中索菲的力量,去打保加利亚。

    事实也如此,马库斯在东保加利亚汇集了六千步骑,季米特里奥斯拉扯出三千精卒,再加上玛利亚恳求之下调走的哈拉尔松四千武士,已经是一万三千大军,而且精锐程度相当高,半数披甲,放在禁卫军中都能打一打的等级。

    “老你的陛下他疯了吗?自己有兵不出,把你的兵拖走?”来援助索菲的吉塞拉不算大惊失色,但也忧虑不已,“难道是准备向你发难?”

    “我怎么知道?但应该不是向我发难,瞅瞅,现在都11月了。陛下怎么也不该在这个时候逆季节打仗,所以我暂时只能猜测,他恐怕要打一场我都想不到的,极大规模的作战吧。”

    只能这样猜想,索菲发愁着写了新的任命书,交给秘书:“快舟发到大赛理斯堡,把克罗地亚团和古拉姆都动员起来,交给约翰·库尔库阿斯,参与到战争中,绝对不要让玛利亚、西美昂他们出事。”

    随军的将领、情妇面面相觑。至少现在,他们都开始感觉索菲的勃艮第攻略恐怕没那么顺利。

    就以手上这两万人,能拦住亨利进攻阿尔勒王国吗?

    君士坦丁堡尤金之门,当索菲念叨巴西尔时,巴西尔也在念叨索菲。

    “陛下,这样真的好吗?”

    军事大臣大卫·阿里亚尼斯现在心里只有害怕。

    大冷天,将军士兵都裹着厚厚布袍开始集结,军中频频传出怨念之语。并且还因为部分物资被贪污,砍了四十多个小吏的脑壳,挂在金角湾上向万民谢罪。这把经手此事的大卫吓得担惊受怕,生怕哪天被暴怒的士兵一拥而上扔向大海,又害怕因为贪污案,被巴西尔流放到海岛上。

    “希望索菲不要怪我,这是必须做出的牺牲。”巴西尔沉默许久,还是悠悠叹气。1

    很少见,巴西尔竟然会表露出抱歉的情绪。

    这时,哈拉尔松的罗斯武士们的运兵船靠岸登陆,一身羊毛大袍裹身的罗斯武士扛着几十斤的盔甲、武器,满不在乎的推开码头税吏,自顾自的在门下集中。哈拉尔松也不爽的把守门吏打了一顿,带着军队扬长而去。他们的驻地被安排在布拉赫奈宫下的军营。看得出来,罗斯武士都很不爽。

    “让玛利亚出面安抚这些痞子。”这都不需要巴西尔吩咐,自有盘里努斯去办。

    另一边,不只是索菲的军队。

    整个帝国的军队都在这不该开战的时节,被巴西尔强行动员起来。索菲送给他的二十万摩底粮食,全部充作军粮。

    禁卫军三万;安纳托利亚数个军区,挤出上万农兵;色雷斯军区,一万精锐农兵;黑海南岸、爱琴海沿岸足足六万步骑的巨大军队从四面八方汇集向君士坦丁堡,索菲那被带走的四千人,只是这场大汇集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1

    “曼努埃尔·科穆宁到了,他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