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明日方舟的修真者 > 第4节:体制青年伍八零

第4节:体制青年伍八零(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伍八零的工作还是很令人羡慕的,毕竟是体制内的工作,唯一的问题是要经常响应XX号召,然后开始各种无意义的加班,不过这种加班显然毫无价值,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完全就是给领导看个开心,群众加个放心,这年头的企业,给钱未必痛快,但是扣钱的姿势五花八门,突出一个量子不确定性,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流下了弱者的眼泪。

    能在这套体系下坚持下来的,不是混子就是泥鳅,极少数是抖M心理,真正有本事不愿意如此消磨时光,或者有一腔热血想要干大事业的,早就辞职接受社会的毒打去了,祝他们能在接受毒打之后找到自己人生的归宿,对于勇敢者,这种程度的祝福还是要给予的,至少比混子强。

    既然是体制内的工作,那么光靠个人努力显然是不够的,父母的帮助肯定是需要的,父母同学的帮助肯定也是需要的,父母同学的上司帮助也是需要的,最后一定要参加已经知道结果的考试也是必须的,四个必需才有了现在的成果,老爸老妈都是普通的电厂工人,在国企单位上了一辈子的班,幸运的没有在大下岗被淘汰,一路干到退休,最大的愿望是自己的孩子别继续呆在那个小城镇里,而是走出来见见世面,同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这份工作显然足够四平八稳,比学霸的主角都是处男还要稳,每每想到此处,伍八零在痛斥人情社会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它给自己带来的便利,至少免去了每天到人力市场锻炼身体的麻烦,当别人还在社会的风浪中高唱“为了梦想燃烧我的头发”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五千平米流水线上直面智能制造的强大了。

    在苏州这座紧邻上海的城市,每个月五千多的工资和足够买得起房子的公积金已经非常对得起自己每天的付出,加上公司选址比较偏远(这样省钱),所以周围的房价还没有苏州城内那么考验心脏承受力,因此父母下手早,提前在这里给自己买了房子,当时的房价才三千多(平行世界的房价,请不要对照现实,对应不上的),而现在已经涨到一万二了,还能说什么呢,留下句万科牛逼吧(别人就是卖房子,万科是卖市场,打造商业楼盘精品区,成功了那真是遍地金子)。

    对于这份工作,伍八零不讨厌也不喜欢,他的主要心思都不在这个上面,甚至连主要的挣钱手段都不是在公司工作,而是……

    “静静,出来干活”

    “是,主人”

    电脑屏幕上出现了英年早逝的新科娘(大雾),她就是静静,也就是伍八零现在在用的这台电脑。

    器灵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品,叫啥呢?

    就叫灵工智能好了,随便将两边的名称抽个字组合起来的,大家别当真哈。

    静静这个名字也是当时随便想的,因为想静静,所以就叫静静了,简单点对大家都好。

    当初为了尝试这个伟大的设想,伍八零买了一堆二手电脑配件,然后进行尝试,最后弄出了这台静静,性能很恐怖,这点从散热问题就能看出来,别的台式电脑撑死来个水冷,这套电脑的冷却装置是伍八零提取的冷灵液做的内循环系统,零下一百摄氏度的冷气来进行散热,即便如此静静还经常抱怨自己要热死了,希望来个更大的身体搭建计算矩阵,面积差不过一个篮球场那么大,高度马马虎虎两米就行了,这样散热也方便,简洁明了地告诉自己的主人,你该买一栋别墅了。

    如此兴师动众的要求伍八零自然不会同意,有钱也不能随便搞这种事,不过现在可以将计划提上日程了,一方面是有了托底的去处,另一方面则是他也不缺钱。

    钱怎么来的?

    静静炒股啊,人家的微操那是相当的666,在网络里如鱼得水,除了少数安全指数特别高的服务器不能进入,其他地方任我游,庞大的计算数据支撑了无往不利的股市神话,但是伍八零拒绝让静静玩的太大,赚钱也是见好就收,股市风云的背后可不只是股市,真以为在那里可以随便赚钱的人才是最大的傻瓜,巴菲特都有玩脱的时候,人家那人脉和情报网是普通人能相提并论的吗。

    随后静静开始转型,将炒股变成了副业,改成挖矿和代打,反正这是个只要有想法,金子遍地捡的时代,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人才是未来真正的赢家。

    代价是能耗巨大,伍八零不得不自己弄了个用灵能矩阵给静静供能,这才避免了电费吓傻电业局的都市传说。

    所以说现代社会想要不被发现弄出点大动静很难,你的资源消耗就能被有心人看出端倪来,对照你的工资和实际消耗就可以判断许多的情报,不要小瞧大数据啊亲,除非你的所有东西都是天上掉下来,地球上根本没有的。

    伍八零一度想要去非洲发展,现在看来不需要了,非洲再乱也是在大国监督下的混乱秩序,那叫乱中有序,真以为在非洲可以肆无忌惮的靠着拳头淘金你就大错特错了,在无法被监督的地方,大国嘴脸更难看知道不,普通人就老老实实宅在家里撸,没有裤衩外穿的本事就别干超人的活儿。

    “现在咱们账户上有多少钱?”

    “我看看,欧元两亿,美元七亿,龙元十五亿,卢布七十八亿……”

    “你到底屯了几个国家的货币?”

    “国际上稍微有点影响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