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妃常有毒,皇叔宠妻成瘾 > 第123章 老奸巨猾的挑唆者

第123章 老奸巨猾的挑唆者(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第12章 老奸巨猾的挑唆者

    

    自虞安驾崩后,经历夺位之争,皇室已经经历不起风浪,虞冉登基以来,善用贤臣,比如沈约,沈约是一个直肠子,说一不二,可以说是铁面无私,所有人都惧怕,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迅速扫掉了许多贪官污吏,但是也在极短时间内识得许多贤良,这为朝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正是因为他雷厉风行,招致在朝中树敌太多,所以总有人想要干掉他。

    至于是因为什么,这说来是一个巧合。

    辛辰逸当初正在将军府拿钱出去挥霍,正巧碰到了一个外来的小厮从他面前经过。辛辰逸很纳闷,将军府从来不欢迎不请自来的人,他是哪里冒出来的?

    于是抓住了后面的侍女问了问,那侍女说,是花伯伦请来的人,辛辰逸当时很不屑,一个只会阿谀奉承的大臣,能做什么?还在将军府住的安然无恙,都说他是靠这辛月才有今日的成就的。

    若不是当时老将军执意要将辛月许配给花伯伦,辛辰逸是第一个不同意辛月嫁给花伯伦的。毕竟这样谄媚的人,辛辰逸见多了。

    后来便听说,有人去了丞相府状告亲王贪污赈灾银两,罪状条条款款很清楚。那日刚好,辛辰逸闲来无聊,去了丞相府门口,恰巧发现了那人便是花伯伦找的人。

    瞬间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辛辰逸便知道了。

    花伯伦是让这小厮去状告亲王,让沈约对亲王下手,然而亲王是谁,根基稳,固岂能是一个丞相轻易撼动的,所以亲王会安然无恙。他再去给亲王西风珏说,此事是沈约故意为之,献计给亲王。

    这样便挑起了一个亲王与丞相之间的战争,让亲王对丞相下手。果不其然,沈约便为了给那个人一个公道,状告了亲王。并且证据确凿的抓出了亲王的弟弟,并且砍了他弟弟的头。

    本以为事情就此打住了,竟不想那个告状的小厮,却被花伯伦暗地里杀死了。

    如此利用利益关系的花伯伦,还真是少见,辛辰逸不得不叹服,也以为沈约会平安无事,结果,花伯伦去了一趟亲王府,便传出说那罪状是假的,查了纸张,那老板说,那日是那小厮自己写的,那些手印也是他自己按的,一切都是假的。

    要找那小厮前来对质,那小厮却也自杀了。所以死无对证,亲王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皇上虞冉给个说法,污蔑亲王可不是小罪。而且还杀了他弟弟云云。

    亲王一口咬定,必须要让沈约偿命。

    沈约懊悔不已,是自己没有了判断,太过武断,没有想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便妄下结论,也认为自己如果是这样,便甘愿偿命。

    既然已经答应了亲王,将自己的命还给他弟弟,亲王也就放过了沈约一家人,这样,丞相府便下台了,空缺的丞相之位在亲王与侯爷的极力推荐下,花伯伦成功登

    然而沈约却发现了其中有猫腻,在入狱后不久,派出去查探的人便有了消息,带回来一个账本,那账本中记载了盐铁营的所有出入,去了哪里,那人被一路追杀到了丞相府,留着命将实情告知了沈约。

    沈约再次在天牢中喊冤,说自己没有误杀亲王的弟弟,是证据确凿。此消息一传出,所有人都为之惊讶,包括亲王与花伯伦。

    为什么南阳很快便恢复如初,为什么很快就国盛兵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盐铁营的兵器,盐,军需物资,源源不断的向南阳供应,能不快?

    那个账本,是沈约致命的关键所在,也是丞相府灭门的关键。如果那账本一旦被公之于众,那花伯伦,亲王,甚至连夏侯也会栽进去,上面有他们的名字,是他们卖国的证据,这是死罪。

    后来亲王便派了死侍,一夜之间,将丞相府全数灭门,一个不留。辛月也在暗地里打探此事的真假,在死侍杀进丞相府之时,带着辛辰逸蒙着脸,拼死只救了沈逸舟和他娘亲两人,藏于枕星楼中。

    第二日沈约便听到了消息,死在了牢房中,这件事情虽然是冤案,也在查,可牵扯的人太多,全是王公大臣,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新皇刚刚登基,百废待兴,若是一时间大臣变动太多,会引起骚乱,人心惶惶,为了稳住人心,所以也就没有追究下去,虞冉想到江山社稷,也便将此事压了下去。

    当然,这件事情,也在暗中发酵。当时的虞冉便与虞慕寒说,让他暗中查一查这个亲王,到底是个什么货色,无风不起浪。

    后来杀光了丞相府全家都没有寻到账本的亲王,寻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就是那个外派找回账本的人,威胁之下,也未曾追出账本下落,也就又灭口了。

    两个月后,不知道是哪里传来的消息,说尚书府的沈大人或许知道些什么,亲王便在朝堂之上参了沈尚书一本,以至于沈尚书锒铛入狱。

    亲王又派人去了尚书府,将尚书府翻了个底儿朝天,也未曾翻到,刚好遇到沈逸舟回去跑到了尚书府,索性也就如丞相府一样,杀了个精光,一把火全部烧了。

    也是辛月带着辛辰逸将那乱跑的沈逸舟救了出来,当时还救了一个小女孩儿,叫沈清越,是尚书的小女儿。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