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长灵侠影录 > 第34章 蝴蝶剑法

第34章 蝴蝶剑法(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叶心传道:“穆兄在皇帝身边,可曾探查到什么消息么?”他心想,或许可以从此人口中探听到皇帝是否有南侵的打算,及其具体计划。

    穆见沉吟道:“近来未曾听到风声。不过济南林府尹因劝谏南伐大宋被害死,想来皇帝将来必定是要南侵的。”

    叶心传道:“叶某听闻皇帝近来有迁都汴京的准备。”

    穆见道:“此事绝无可能。迁都一事,甚是浩烦,劳民伤财,皇帝即位之时方才迁都燕京,断不会这么快便又迁到汴京去。”

    叶心传想道:“他不知我那一夜在房门外听到了他跟皇帝的谈话,如此说话想来是对我仍心有疑虑。也罢,即算他是为葛王爷潜伏在皇帝身边,终究也是我大宋的仇敌,怎会替汉人办事?”又说道:“在下还有一事,请教穆兄。”

    穆见道:“少侠但讲无妨。”

    叶心传道:“便是林夫人的事。穆兄应该知道,郡主自幼由林夫人照顾,对他感情极深。”

    穆见闻言一怔,转身望向别处,忽然扬天长叹一声,方才说道:“叶少侠以为宝剑无刃,好琴无弦,要之何用?”

    叶心传沉默无言,良久之后,缓缓说道:“带我去看看她们罢。”

    穆见道:“何必呢?血肉模糊,腌臜得很。”

    返回玉泉寺的途中,他脑海里涌现出那种场景:一方巨坑之中,尸体纵横,大雨方过,雨水浸泡之下,死人面孔之上竟长出了青苔,蛆虫爬满了七窍,望之令人生畏。

    他拼命摇了摇头,想把这些场景抛诸脑后,没成想这记忆挥之不去。快到山脚下了,他深知此刻自己面容苦涩,唯恐允柔看出什么端倪,便牵着马儿一路走到河边,俯身水面之上,待要将一抔清水扑到自己脸上,忽看到蛆虫爬行在面容之中的画面,不由得心中惊悸,向后仰倒。

    为派遣心中烦闷,他从怀里取出叶心怡赠与他的蝴蝶剑法秘籍,随手翻开一页,照着图谱挥起剑来。这蝴蝶剑法原是庄周休憩山林之间,偶然于梦中所创剑招,经后代改造,至于今日,已逾千年,通灵真人于武当山传教之初,便精通蝴蝶剑法,后来将这一路剑法删繁就简,融汇为一十八式,若论轻盈飘逸、无所窒碍,可谓天下第一剑法。但此刻他心情激荡,只想借练剑消除胸中块垒,反将剑招使得笨拙之至。那剑招中有一式“入梦玄机”,练剑之人须将内力灌注于剑尖之上,以极巧妙的手法,使离剑尖一寸外的树叶悬浮其上。而他此时使将起来,却总将叶片刺成两段。这一来,反而使得心情更加糟糕。于是他干脆将长剑随手插入树干当中,向后一倒,躺在树荫之下。

    再抬眼时,他看到不远处的河面波光粼粼,一道人影突然出现在拱桥之上。只见那人一袭黄衫,因背对阳光,脸孔显得黝黑,此刻那人双手紧紧攒在腰前,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叶心传缓缓说道:“是你啊,允柔。”声音轻如蚊蚋,几不可闻。

    允柔哽咽道:“允柔知道……叶哥哥怕我难过……潘妈妈……”说着她捂住脸颊,蹲在原地,忍声啜泣。

    原来她在玉泉寺客房中睡过一觉,起来时见天光已暗,四周静谧,心中无比惧怕,慌忙抢出房门,大声叫着“叶哥哥”,自是无人回应。心烦意乱之中,她想道:“妈妈不要我,爹爹也不要我,叶哥哥也不要我了。”越想越是难过。慧能见她情绪激动,便告诉她叶心传卯时出寺尚未归来。她一时惧怕,听成了叶心传永远离开这里,不再回来了。她赶忙跑出山门,沿着石径一路狂奔,到得山底,却见不远处一个熟悉的影子凌空乱舞。她悄悄凑了过去,隔着石拱桥,她看见叶心传在对岸舞剑的样貌,心中已猜到了七八分。

    叶心传快步走上前,说道:“允柔,你怎么啦?告……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与那穆见做了一笔交易,我将解药给了他,他同意把林夫人放了。只是……只是你现在身子虚弱,不便见她。”

    允柔抬起手,捂在他嘴唇上,脑袋低垂,过了一会儿抬眼望着叶心传的眼睛,目光澄澈如水,缓缓说道:“允柔……知道。”

    叶心传见她眼角带着几丝泪痕,脸颊如秋季微红的枫叶。

    允柔拉着他的手指,转身朝玉泉寺走去。

    二人相携着回了寺院厢房,各自歇息,只是各有各的愁苦心事,一宿未眠。

    到了半夜,叶心传裹着外衣出门闲坐,启开一道小缝,便见允柔独坐院中石凳,双手支在桌案上,托着下巴,讷讷地望着天上的月亮。

    月光如水。

    银丝如梦。

    叶心传静静出门,将外衣披在允柔肩上,柔声说:“夜间露水重,小心着了凉。”

    允柔回转身,微微一笑,又将眼睑垂下,轻轻拉住了他的手指。

    叶心传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只得同她一起坐在石凳之上,默然无言。

    一人望着月亮,一人望着另一人。

    这几日,叶心传与允柔住在后山厢房,静等陆坦夫回来。善昶主持坚持要留他们作客,直到玉兰花节之后。后山桃花开放,粉粉嫩嫩,煞是迷人。二人闲来无事,徜徉桃花荫下,种种心结,自是抛诸脑后。

    叶心传道:“汉人儒生喜好以名花比拟自身品行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