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崛起 > 第1章 深渊巨龙

第1章 深渊巨龙(第1/4页)

目录 加书签
    公元2023年8月9日正午,东太平洋,西经142度,北纬4度海域。

    一场难得的暴风雨刚刚过去,海面上风平浪静。

    空中,500米的高度上,一架AC-313大型直升机正在向东南方向飞行。

    “李总,快看!”

    被旁边的年轻人推了一下,坐在靠窗位置上,那个三十五岁出头,戴着耳机,用平板电脑看视频的中年人才回过神来。

    是分娩的录像,画面定格在一个红彤彤的,还没有洗去胎垢的小生命上。

    他叫李胜奎,“华冶集团”的高级项目经理,“东太平洋深海矿场开采项目”的两个常务主管之一。

    直升机前方的海面上,一艘孤零零的大型特种工程船正在缓慢航行。

    从空中远远的看过去,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只是造型有点古怪。

    肥硕的船体中央是一座架空吊装平台,下方是通海舱;前后各5个纵向长40米、横向宽80米、深25米的隔离柜舱,各由一根直径5米的输送管道连接到通海舱;柜舱的盖板是双“工”字结构,上面架设了能够横向平移到两端的管道车,以及一套由电机驱动的散装货物装载设备。

    船桥分成前后两部分,尺寸小一些的主桥是航海区,大一些的副桥是工程作业区。

    直升机起降平台设在副桥尾部,由五根三角钢支撑悬置在船体外面。

    这模样,根本不像船。

    造型古怪很正常,不然怎么叫特种工程船?

    只不过,那绝对不止是一艘古怪的特种工程船。

    这时候,机舱里沸腾了起来。

    “‘深渊’号、‘深渊’号,那就是‘深渊’号!”

    “我的天啊,比我想象的还要大。”

    “这算个啥?听我表弟说,三艘比‘深渊’号大几倍的已经开工建造,最快五年之内就能建成。”

    “吹吹吹,你继续吹。”

    “谁跟你吹牛了?我表弟就是……得了,你爱信不信。”

    ……

    25名工作人员,25张嘴巴,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

    没错,那就是“深渊”号,全球最大的深海矿藏开采船。

    共和国的骄傲!

    总长480米、型宽88米,载重量20万吨,全球唯一作业深度达到了5000米的深海矿藏开采作业平台。

    这哪是“船”,简直就是一座小岛!

    跟它相比,即便是“巨龙”号,那艘50万载重吨的ULOC,即超级矿石运输船也小了一大圈。

    值得骄傲的,不止是硕大无朋的体量与强大的开采能力,还有数百项在特种船舶与特种工程领域的独门绝技。

    “深渊”号这种级别的特种工程船,除了共和国,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建造。

    飞近后,更能感受到“深渊”号的巨大。在它面前,13吨的AC-313像是一只在巨兽头顶上嗡嗡着响的苍蝇。

    总算到了!

    李胜奎很愧疚,因为他请了一个月产假,在家里陪妻子生产,所以让张挚斌在这里多呆了一个月。

    老张不是那种小气的人,肯定不会斤斤计较的啦。

    李胜奎的嘴角出现了一丝笑容,伸手摸了摸放在外衣口袋里面,专门带来送给张挚斌的香烟。

    本来是一包糖果,不过被李胜奎换成了香烟。

    张挚斌不吃甜食,烟瘾却很大。

    老同志嘛,没几个不抽烟。

    “呜——”

    尖锐的汽笛声盖过了直升机的轰鸣声。

    随着直升机降落,二十五名工作人员一窝蜂的跑了出去。一群船员涌了进来,开始搬运放在过道里的货篮。

    全都是新鲜果蔬,船员的最爱。

    等船员出去,李胜奎才下了直升机,朝那个站在舷梯旁边,刚刚灭掉烟头的“老同志”走了过去。

    他就是张挚斌,“东太平洋深海矿场开采项目”的另外一个常务主管。

    确实是老同志,皮肤很黑,眼角皱纹清楚可见,看上去像是六十多岁的老头,实际还不到五十岁。

    “老张,辛苦你了。”李胜奎笑呵呵的掏出香烟,塞到了张挚斌手上。

    “一包香烟就想打发我?”

    “老张,你得摸着良心说话,仔细看看,这是十支装的中华,是我冒着杀头的风险在朱局眼皮下顺来的。”

    张挚斌仔细一看,还真是十支装中华。

    这种烟,有钱都买不到,平常人见都没有见过。

    “来一根?”

    “得,没看到吗?禁止吸烟!”张挚斌瞪了下挤眉弄眼的李胜奎,又指了下挂在旁边的警告牌,随即就把香烟揣进了口袋。

    那模样,像是在做贼。

    十支又不多,遇到熟人打几次招呼就散光了。

    李胜奎忍俊不禁,早知道的话,就找朱局要一整条。

    顺着舷梯来到下面一层甲板上,张挚斌才开口问道:“怎么样,是儿子?”

    “对,八斤六两,大胖小子。”

    “别高兴得太早,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