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崛起 > 第19章 备用方案

第19章 备用方案(第1/4页)

目录 加书签
    让王镇海再播放了一遍,兰国栋才点了点头,示意关闭播放器。

    相对于爆炸声,潜艇耐压壳破裂时发出的声响很微弱,不过也很独特。此外,还有气泡爆裂的声响。那是潜艇内部的空气被挤出来后,在上升过程中因为水压降低而破裂时发出的声响。此后又发生了几次爆炸,不过更加微弱,应该是潜艇内部的危险物品破损或者受到撞击发生爆炸。

    那艘“弗吉尼亚”肯定完蛋了。

    由侧舷阵列声纳测得的最后一段噪音来自海面下1500米,没有任何潜艇能够到达那种深度。

    “弗吉尼亚”沉没的海域,水深超过4000米。

    兰国栋没有下令,“海龙”号还处于战斗状态,上百名官兵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人欢呼。

    值得欢呼?

    就算值得,也不是现在。

    没人敢保证附近没有另外一艘美国潜艇。

    如果有,或许已经发现“海龙”号,至少发现了“双髻鲨”号,还知道己方的一艘潜艇被鱼雷击沉。

    那艘可能存在的美国潜艇会马上发起反击,说不定已经射出了鱼雷。

    现在,必须保持安静。

    “教授,你觉得我们会不会名留青史?”

    在落针可闻的指挥舱里面,兰国栋的这句话实在是突兀,几名聚精会神的官兵还不由自主的哆嗦了几下。

    如果按传统的方式理解,能够“名留青史”的往往都别想长命百岁。

    “也许我能跟那个塞尔维亚愤青齐名。他叫啥来着,普林西普?”

    “前提是,今后还有人写历史书。”艾明艮接了一句,随后又说道,“如果你真的能跟普林西普齐名,恐怕人类历史将就此终结。哪怕有人幸存了下来,记住的也不是你,不是我们任何一个人。”

    “要真是如此,那就太可惜了。”

    “不过,你或许能获得一枚勋章。”

    兰国栋微微一愣,说道:“教授,我一直觉得你很聪明,其实也不过如此。你觉得,就算获得了勋章,我能佩戴吗?我觉得,回去后给我们的不是勋章,而是至少几个月的隔离审查。到那个时候,一个问题由几个人反反复复的询问几十遍,希望你还能够保持现在的乐观与开朗。”

    别看兰国栋很二,不过很有自知之明。

    他还能冷静思考,表明精神状态不错,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犯糊涂与犯错误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他的沉着冷静也影响了周围的官兵。

    “艇长!”

    在王镇海提醒兰国栋的时候,水平显示器上出现了几个黄色光标,而且用断续线圈了起来。

    艾明艮已经知道,黄色光标表示有威胁,或者身份不明的舰艇。

    附近还有美国潜艇?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艾明艮忍着没开口。

    过了片刻,屏幕上又出现了几个同样的黄色光标,而且全在北面。

    “妈的,这两炮仗下去,把水底的大鱼全都炸上来了。”兰国栋嘀咕了一句,眉头依然锁在一起。

    什么意思?

    没等艾明艮开口,通信设备的指示灯亮了起来。

    因为要为推进器供电,所以“海龙”号就藏在“深渊”号附近,与飞船保持了大约5千米的距离。从拖拽声纳收放口穿出的通信光纤连到飞船外的笼子上,再通过缆绳接上“深渊”号。

    “北达科他”号的潜航器发现的那条缆绳,就是用来吊拽通信光纤的。

    依靠这条光纤,“海龙”号能隐蔽的与“深渊”号进行通信联络。

    “那几艘潜艇还在很远的地方,我们是通过海底声道汇聚区发现它们的,应该全都是美国潜艇。”

    王镇海简单解释了一句,不过艾明艮没有听明白。

    这时候,兰国栋接通了视频电话。

    “老张,是我。”

    “是你们击沉了那艘潜艇?”

    “你猜对了。它已经发现飞船,而且在‘深渊’号附近有一只无人潜航器,如果你现在派出直升机……”

    “已经捞了起来。”

    兰国栋长出口气,艾明艮叹了口气。

    这证明了兰国栋之前的判断,那艘美国潜艇发现了“深渊”号下面的飞船,随时有可能向五角大楼汇报。

    “我们收到一个无线电信号,来自潜艇沉没海域。”

    “通信浮标,他奶奶!”兰国栋捏紧了拳头。他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依然没能阻止美国潜艇发出信号。

    “持续时间不到十秒,而且重复了三遍。”

    “什么意思?”艾明艮问了一句。

    “这表明,通信浮标把一段信息反复发送了三次,每次持续时间三秒,因此信息量不会太大。”

    “能找到那只浮标吗?”

    “不可能。发射信号之后,通信浮标会自沉。我们离浮标的海域太远,而且直升机都停飞了。”

    艾明艮暗自叹了口气。

    “上面有命令吗?”兰国栋转移了话题。

    “暂时没有,按照之前的安排,现在采取备用方案。”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