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崛起 > 第30章 致命一击

第30章 致命一击(第1/4页)

目录 加书签
    随着轻微的“咔咔”声,守在打印机旁边的通信军官一把扯下吐出来的打印纸,扫了一眼才递给近藤卫边。

    只有两个字符。

    “D0”。

    英文D与数字0。

    这是暗语,不过很好理解。“D”是日期,后来泛指时间。“0”是开始计时,也就是开始的意思。

    两个字符,就是行动开始的意思。

    “战斗状态!”

    随着近藤卫边下达命令,红色灯光亮起。

    在各国潜艇上,红色都是战斗信号,因为红色最容易引起警觉,起到让官兵立即进入状态的作用。

    “目标情况?”

    “一号目标,距离12,速度6;二号目标,距离18,速度6;均在攻击范围之内。”

    “声纳?”

    “没有声纳接触,附近没有威胁。”

    “二、三、四、五号鱼雷发射管注水,鱼雷准备。”近藤卫边坐到艇长座椅上,还用力捏了几下拳头。

    指挥舱里的官兵都盯着近藤卫边,等待艇长下达开火命令。

    只是,为鱼雷发射管注水需要一些时间。

    十来秒后,火控屏幕上出现变化,四条鱼雷发射管变成绿色,表明注水完毕,随时可以发射。

    “惯导加主动声自导,磁感应近炸,定深加五米,二号与三号鱼雷锁定一号目标,四号与五号鱼雷锁定二号目标。”

    随着近藤卫边的吩咐,军械长动手为鱼雷输入火控数据。

    在完成设置之后,近藤卫边没有马上下令发射鱼雷。

    他不是害怕,而是担心。

    两条鱼雷,能够击沉那两艘巨无霸级别的船只吗?

    虽然89式是重型鱼雷,一条就能击沉一艘驱逐舰,重创一艘万吨级巡洋舰,但是那两艘船实在是太大了。

    一号目标有数十万吨!

    应该没问题。

    只是两艘民用船只,结构强度肯定无法跟战舰比。

    再说了,如果没有击沉,补射一次就行了。

    必须保留两条鱼雷,因为没人敢保证附近没有共和国的潜艇。

    如果有,那肯定是攻击核潜艇。

    近藤卫边没有指望从攻击核潜艇面前逃脱,唯一的机会就是及时反击,击沉有威胁的攻击核潜艇。

    “少佐?”航海长提醒了近藤卫边。

    “二号、四号鱼雷发射管打开外盖。准备,发射!”

    潜艇轻微震动了两下,紧接着,前方传来低沉的声响。

    那是高压水流把两条鱼雷从发射管推出去时发出的声音。

    因为潜深达到500米,所以“青龙”号采用了在常规潜艇上非常少见,一般只用在攻击核潜艇上的高压水流发射系统。

    这次,近藤卫边只停顿了大约十秒钟。

    “三号、五号鱼雷发射!”大概是有点紧张,近藤卫边忘记让军械长打开鱼雷发射管的前盖。

    还好,军械长没有忘记。

    又是轻微的震动,又是那低沉的声响。

    等待十秒钟,主要是让之前发射的两条鱼雷航行一段距离,从而让攻击同一个目标的两条鱼雷拉开距离。

    这样,在第一条鱼雷击中目标的时候,第二条鱼雷才不会受到干扰。

    “声纳?”

    “没有声纳接触,鱼雷在路上。”

    “左转向,密切留意异常声响。”

    近藤卫边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觉得“青龙”号已经被盯上了。

    这附近,真的没有共和国的潜艇吗?

    那两艘船只重要到必须立即击沉的程度,那么在船只附近,至少有一艘共和国的攻击核潜艇。

    那艘攻击核潜艇在哪?

    之前,因为靠近海面航行,所以“青龙”号没有释放拖拽线列阵声纳。

    为攻击做准备的时候,也没时间释放拖拽线列阵声纳,毕竟那东西长达几千米,潜艇在慢速航行的时候需要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才能完全放出去,在释放之后还会对潜艇的机动航行产生不利影响。

    现在,“青龙”号能依靠的,只有侧舷阵列声纳。

    艇首声纳?

    “青龙”号不是没有,不过尺寸与功率太小,基本上是摆设。

    大型球形声纳,那是核潜艇专用,常规潜艇想都不要想,只是巨大的耗电量就把常规潜艇挡在了门外。

    当然,还有尺寸。

    要知道,“海狼”级的球形声纳的直径达到了十米,而很多常规潜艇耐压壳的直径都没有十米。

    只是依靠侧舷阵列声纳,探测距离不会太远,灵敏度也不会太高。

    此外,在“青龙”号后面有声纳盲区。

    如果共和国的攻击核潜艇在盲区里面,不但能够听到“青龙”号的噪声,还不会被“青龙”号发现。

    没有那么倒霉吧?

    “青龙”号的艇首指向西南,如果共和国的攻击核潜艇为两艘船只护航,也应该在西南方向上。

    显然,除非有先见之明,不然不可能绕到“青龙”号后方,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