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崛起 > 第54章 明火执仗

第54章 明火执仗(第1/4页)

目录 加书签
    舟山军港,“X部队”东部战区联合司令部。

    说是“司令部”,其实是一座仓库。

    没错,确实是一座仓库。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之前一直用来堆放各种报废的机器设备。三年前才被“X部队”征用,在外面修了一圈围墙,设了一座岗亭,安排了一个班的警卫战士。

    只看外观,非常的陈旧破败,根本无法跟高大上的“X部队”联系到一起。

    不管是从天上俯瞰,还是在地面观察,这都是一座废弃物品储存仓库。

    里面却是别有洞天。

    保留下的只有外墙与屋顶,墙壁内层做了强化处理,天花板是专门搭建的,做了全频段电磁屏蔽处理,当摆设的大门完全锁死,通过一条地下通道进出,出口在500米外的陆战队营地里面。

    为了方便人员进出,地下通道里面有双向轨道,还有数十辆轨道电动通勤车。

    管线这些,全走的地下。

    对外联络的通信光纤连接到几千米之外的信息中心,电能来自基地的军用电网,自来水由军港的水厂提供。

    此外,仓库离码头有三千米。

    司令部分成了三个部分,北面是作战战指挥中心,东南是餐厅等生活区,西南是宿舍等住宿区。

    任何时候,这里都有几十名参谋军官。

    现在,有一百多名。

    通信参谋把情报送来的时候,李宇瀚大校正在狼吞虎咽的吃早饭,是一大碗重庆特色的方便油茶。

    做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重庆人,李宇瀚吃不惯江浙口味的饭菜。

    为此,在过来之前,他网购了几大箱方便油茶。

    “军情局发过来的。”通信参谋提醒了李宇瀚。

    接过扫了一眼,李宇瀚就把情报文书丢到一旁。

    对军情局,李宇瀚没有多少好感。

    不是说他跟朱震南有仇,而是看不惯军情局的作风。

    其实,说是有仇也没错。

    九年之前,李宇瀚在空军指挥学院深造的时候,针对日本的F-35A战斗机服役成军写了一篇论文。

    当时,李宇瀚没有把这篇论文当回事。

    硕士结业不都得发表几篇论文吗?

    结果,论文还没有发表,军情局的人找上门来,然后是几个月的隔离审查,同样的材料反反复复的写了几十份。

    虽然后来知道,当时找他麻烦的不是军情局,是同样属于总参谋部,负责情报安全的军事情报安全局,但是这段非常不愉快的经历,让李宇瀚理所当然的认为,情报机构都是一丘之貉。

    审查结束之后,李宇瀚才知道,是那篇论文出了问题。

    涉嫌泄密。

    李宇瀚完全想不通,那只是一篇为结业写的论文,虽然请教过导师,但是跟军事机密有什么关系?

    当然,论文肯定没法发表了。

    半年之后,李宇瀚在毕业那天拿到调令,去总参谋部报道。

    此后几年,他一直在总参谋部工作,虽然是勤勤恳恳,没有犯什么错误,但是也谈不上多大建树,算是顺风顺水吧。

    三年之前,他才第一次跟军情局打交道。

    随后不久,由他在大学里面写的那篇论文在经过修改润色之后,终于发表在国内军事期刊上。

    当然,不再是论文,而是文章。

    用的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一个笔名:“无影箭”。

    虽然内容改了很多,但是大差不差。

    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呢?

    “论现代空战的体系战术”。

    名字很吓人吧!

    其实,内容很肤浅,毕竟军事期刊面向的是民间的读者。

    主要内容,就是分析阐述第五代战斗机在全球扩散之后,争夺制空权的战斗到底应该怎么打。

    让李宇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篇文章让他成了大名人。

    只是,出名的并不是他,而是那个叫“无影箭”的作者。

    此后,每隔几个月,这个叫“无影箭”的作者就会发表一篇此类文章,系统的阐述未来空战战术。

    这个“无影箭”到底是何方神圣?

    查无此人!

    没错,这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作者。

    这个时候,李宇瀚已经加入“X部队”,他的工作就是研究未来空战战术,知道发表那些文章其实是军情局在带节奏。

    在给谁带节奏?

    当然是日本空中自卫队。

    这些文章无一例外的强调了“体系”的重要性,即未来空战是体系的战斗,不是由某种武器决定胜负。

    大道理肯定没有错。

    可是,这些文章都是基于已有作战平台与战术进行分析,没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考虑进去。

    让李宇瀚现在来看当年写的论文,都会觉得很幼稚。

    当然,军情局带节奏的能力,确实没得说。

    此外,军情局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关键情报,哪怕是绝密情报,都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他手上。

    李宇瀚甚至在怀疑,军情局策反了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