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崛起 > 分卷阅读104

分卷阅读104(第1/3页)

目录 加书签
    把希望放在大型飞机上,也就是能够把超级计算机装到一架足够大的飞机里面。如果能够跟随雷达一起飞上天,自然就不存在数据传输的问题,对通信也就没有太高要求。

    摸底之后,李宇瀚放弃了这个异想天开的办法。

    哪怕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在结构上做一些调整,针对特殊用途设计,可以把运算能力相当于“天河1号”,也就是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控制在50吨左右,但是全系统质量肯定在100吨以上。

    中国没有运载能力达到100吨的大飞机。

    此外,商用计算机在可靠性等方面远远不如军用计算机,因此在塞进机舱之后未必能够正常运行。

    还要考虑实战部署带来的问题。

    比如,超级计算机的耗电量非常大,肯定要配备功率足够大的发电机,也就必然要消耗大量燃油。运载平台能携带的燃油肯定非常有限,因此在装上超级计算机之后,航程必然大幅度缩短。

    又比如制冷问题,不但需要电能,还要占用大量空间,质量更是大得吓人。

    没办法把超级计算机装进运输机,就只能在通信手段上想办法。

    当然,高带宽通信技术不是没有。

    激光通信技术早已成熟,而且有足够的带宽。

    唯一的问题是,激光是定向通信,通信平台得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很容易受气候等外界因素影响。

    在2024年底,孙英建提出的这个办法通过了考验。

    当时,“X部队”借军情局的超级计算机,然后用一架改装过的,也就是安装了激光定向通信设备的KJ-3000充当空中指挥平台,让空军与“X部队”的J-20G战斗机轮番扮演假想敌。

    对抗演习证明,在超级计算机协助下,KJ-3000对J-20G的探测距离高达300千米。

    天气条件理想的情况下,甚至能达到400千米。

    虽然只能探测到J-20G,无法精确定位,毕竟扫描周期长达10秒,但是这在根本上解决了探测隐身战机的难题。

    在此之前,KJ-3000对J-20G的探测距离最多只有180千米。

    300千米的探测距离,有很高的实战价值。

    只是,这次测试离实战还有一些距离。

    KJ-3000在军情局总部上空飞行,下方就是超算中心,能用激光定向通信设备直接发送数据。

    战时,KJ-3000还能在超算中心上空飞行?

    所幸的是,孙英建想出了一个同样野蛮的办法。

    在平流层,也是20千米以上高空部署一架长航时无人机充当通信中继平台,同样配备激光通信设备。

    只要激光通信设备的功率足够大,这架无人机能部署在预警机后方500千米。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做了改进,不是大型无人机,而是一具大型探空气球!

    没错,就是最先让人类飞起来的气球。

    不过,不是热气球,而是氦气球。

    在2025年,“X部队”花了1亿多元,定制了一具最大升限达到30000米,实用升限为25000米的超大号气球。

    如果KJ-3000的巡逻飞行高度为11000米,就能把气球部署在后方600千米处。

    只在东海上空作战,这具气球根本不用飞出中国领空。

    虽然从长远看,还是得想办法把超级计算机装进运输机,但是针对即将爆发的战争,这种超级气球足够了。

    随后,“X部队”接收了8架KJ-3000,另外订购了3具超级气球。

    再后来,“X部队”搞到了被“石器”基地淘汰的“天河1号”超级计算机。

    为了便于部署,由军情局出面,安排专家对超级计算机做了改进,将其部署到一辆军用电气化列车上。

    接下来的一年多里,“X部队”的航空兵都在演练李宇瀚的战术,依托由“主脑”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对抗隐身战机,摸索与总结空战战术,并且通过高强度训练加以熟练掌握。

    这套系统一点都不复杂。

    一架搭载了大型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一套激光定向通信设备,一个中继平台与一台超级计算机。系统本身很简单,但是能够把这些平台整合到一起,而且加以实施的,全世界也就只有“X部队”。

    美国也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只是一直没有加以实施。

    原因无二,这样的探索就是在大把大把的烧钱。

    算上前期的研发投入,“X部队”在这套系统上烧掉了大约400亿元,而且是中国的物价。

    让美军来搞,恐怕就是400亿美元了。

    显然,在前景不明的情况下,美国的纳税人肯定不会拿400亿美元给美军去搞所谓的高科技玩意。

    对此,李宇瀚也很是感慨。

    严格说来,支撑“主脑”系统的是中国搞超级工程的实力,尤其是决心与毅力,与科技反到没有多少关系。

    ————

    日本东京,参谋本部。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