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崛起 > 分卷阅读111

分卷阅读111(第1/3页)

目录 加书签
    20的时候,因为WS-15的研制进度根本无法确定,后来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设计单位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没有WS-15,用WS-10的改进型,依然能让J-20达到空军的最低战术标准。

    其实,这也是J-20选择远距离耦合鸭翼气动外形的关键所在。

    只有这种气动布局,才能在发动机推力不足的情况下,让J-20获得远远超过第四代战斗机的敏捷性。如果WS-15已经研制成功,哪怕有明确的进度表,J-20都有可能采用F-22A那样的常规启动布局。

    此外,在机体结构上,设计单位采用了大量新材料与新工艺。

    发动机的推力不足,只能尽最大努力减轻结构重量。

    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一体成型的钛合金机身框架肯定比一台推重比达到10的大推力发动机简单得多。

    这些设计,从根本上决定了J-20是一种敏捷性极高的战斗机。

    在配备WS-15之后,更不用多说。

    就算没有矢量喷口,J-20的敏捷性也足以跟F-22A匹敌,完全能够达到空军提出的战术指标。

    那么,有什么理由使用矢量喷口?

    当然,如果矢量喷口有其他价值,比如降低后向RCS特征,抑制红外辐射,那就确实有必要。

    可惜,为WS-15研制的三向矢量喷口没有这些方面的价值,或者说不突出。

    相反,矢量喷口存在的问题,却一个不少。

    比如会增加几百千克的结构重量,还会损失10%左右的推力。

    对J-20来说,这明显是得不偿失。

    把结构死重跟推力损失算在一起,相当于增加了3吨左右的重量。

    在设计J-20的时候,减重的花费最大,每减掉一千克的代价超过一百万元!

    一下增加3吨死重,等于减重努力全都白费了。

    此外,WS-15依然不够强劲。

    最大军用推力100千牛出头,加力推力不到160千牛,而且不过涵道比达到0.32,综合性能比F119-PW-100还是差了一些。严格说,WS-15的高空高速性能存在缺陷,也是最大的短板。

    虽然WS-15的改进潜力巨大,但是在改进之后才谈得上。

    从这个角度看,J-20更得重视推重比,想方设法减轻重量,而不是提高已经很不错的敏捷性。

    要说的话,J-20在气动外形上也处处体现出了重视高空高速性能的特点。

    当时,空军把这个问题丢给了“X部队”。

    这也无可厚非,因为J-20G优先提供给“X部队”的航空兵,空军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全被“X部队”挖走了。

    只是,“X部队”也分成了两派。

    同彦龙属于“能量派”,认为J-20G的敏捷性已经足够好,能做出各种超机动,完全没必要安装华而不实的矢量喷管。

    争论持续到2026年初,在推力提高15%的WS-15BG出现之后,才告一段落。

    可惜的是,因为采用了很多暂时还无法规模量产的零部件,所以WS-15BG离量产还有几年,所以现役J-20G都保持原样。

    有趣的是,海军的舰载航空兵从没出现过类似争论。

    在海军舰载航空兵,J-20GH是重型截击机,主要任务是拦截来袭敌机,对速度与加速性能有极高的要求。

    增加几百千克死重,损失10%的推力?

    海军肯定不会答应。

    为此,海军在采购J-20GH的时候明确提出,对矢量喷口不感兴趣,即便在今后也不会考虑。

    开始,2架J-20G就是靠能量机动掌握了主动权。

    至少在战斗开始的时候,凭借更快的爬升速度占领了高度优势,击落2架F-22A,然后因为丧失高度优势,被另外2架F-22A盯上。接下来,同彦龙利用突然拉起,并且同时关闭发动机才摆脱后面那架F-22A,让僚机获得开火机会。只不过,他与僚机随即就被最后一架F-22A击落。

    能够旗开得胜,还有其他因素。

    比如,2架J-20G即将用光燃油,处于理想空战状态,4架F-22A至少还有三分之二的燃油。多出来的几吨重量,足够抵消F119-PW-100的性能优势,让F-22A在能量机动中败下阵来。

    此外,美国提供给日本的F-22A,肯定不如自用的F-22A。

    还有,咬住同彦龙的那架F-22A至少错过3次开火机会。除非驾驶那架F-22A的飞行员是个菜鸟,不然就只能说明,美国在出售给日本的这些F-22A上做了手脚,比如简化了火控系统。

    这场空战,同彦龙并没有输。

    如果还有1枚格斗导弹,或许就不会被敌机击落。

    入水之后,同彦龙立即解开了降落伞。

    飞行服就是救生衣,遇水会自动充气,还会在3天内持续释放一种用来驱赶鲨鱼的化学药品。

    当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