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崛起 > 分卷阅读125

分卷阅读125(第1/3页)

目录 加书签
    上迫降。

    他是中国海军第一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之一,还是舰载航空兵的第一个金头盔。

    在那次迫降中,他摔断了大腿,还导致脾脏破裂。

    虽然一年之后,他就康复归队,但是严重的创伤,让他再也无法返回一线部队。

    此后,他用了一年时间在航校深造学习,在2026年初回归,以航空作战参谋的身份加入“X部队”。

    现在,他是“江苏”号的三当家。

    此外,“广东”号的舰长与第2航空联队的指挥官已经上线,由视频通信系统参加作战会议。

    何俊肖已经分发了李胜奎提供的情报。

    邓友诚与李胜奎到来之后,何俊肖首先做了情势简介。

    “江苏”号离巴士海峡中线还有120千米,以现在的航速,将在2个多小时之后进入巴士海峡。

    此外,前出的“拉萨”号与“许昌”号将在1个小时内进入巴士海峡。

    就算立即减速,恢复到18节的反潜航行速度,“江苏”号也将在4个小时之内进入巴士海峡。

    随后,由李胜奎说明这份情报的详细含义。

    海自将出动P-1海上巡逻机,使用从美国引进的AGM-158B-LRASM,即“拉斯姆”反舰导弹在数百千米之外对南海舰队发起攻击。

    4个小时能做什么?

    邓友诚没有急着发问,给了其他人足够多的时间。

    “海自能出动多少架P-1,有多少拉斯姆导弹?”满孝胜首先提出问题。

    “至少20架,日本从美国引进了500枚拉斯姆,均在冲突爆发前交付,其中有300枚是空射型。”李胜奎没有说得太详细,即舰载型的是BGM-158D,只不过同样被称作为“拉斯姆”。

    满孝胜的眉头跳了几下,说道:“一次投射160枚拉斯姆,只要战术协调没问题,肯定能达到饱和攻击的标准。如果舰队在巴士海峡内遭到攻击,以目前状况,根本无法拦截所有导弹。”

    “这么说,得拦截那些海上巡逻机?”邓友诚问了出来。

    “关键是侦查手段。海自最多知道我们会在今天上午通过巴士海峡,不清楚具体在什么时候。如果缺乏有效的侦查手段,就算出动足够多的P-1,也未必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攻击机会。”

    “日本有4架RQ-180。”

    满孝胜先是一愣,随后才朝李胜奎看了过去,满脸都是不敢相信的神色。

    这么重要的情报,李胜奎竟然没有提前告知!

    “这些无人机属于情报本部。”李胜奎补充了一句,没有多做解释。

    “老满,有问题吗?”邓友诚开口替李胜奎解了围。虽然同样觉得很奇怪,但是邓友诚知道,要是能提前告知,李胜奎早就说了。到现在才说出来,肯定有很重要的原因,至于是什么原因,那就不好多问了。

    “如果有4架RQ-180,而且全部出动,我无法保证能够及时发现这些无人机。只要有一架飞到巴士海峡附近,就能发现海峡里的舰队。只是协助P-1发起攻击,RQ-180甚至不用靠近巴士海峡,在100多千米之外就能监视通过海峡的舰船。这样一来,我们的舰载预警机肯定无法及时发现。”

    “那么,仍然得拦截P-1机群。”

    满孝胜长出口气,调出了西太平洋的地图,然后走到屏幕前,开始向邓友诚等人做战术讲解。

    总结起来,也就几句话。

    “拉斯姆”的射程高达1000千米,而且是隐身反舰导弹,因此P-1机群在西太平洋中部海域就能发射导弹,根本不用冒险靠近巴士海峡。此外,海自的第4护卫群就在西太平洋中部海域活动。为了掩护P-1机群,空自肯定会出动F-22A、E-767与EC-2A,在第4护卫群所在海域建立防空堡垒区。

    因为第4护卫群距离巴士海峡大约1500千米,所以在P-1机群发起攻击的时候,空自的战斗机肯定会在预警机与电子侦察机的支持下前出到南面大约500千米处,执行攻势护航任务。

    关键不是距离。

    对J-20GH来说,1000千米不算远。

    在执行防空截击任务的时候,J-20GH不进行空中加油有1700千米的作战半径,全程超音速巡航都能达到1200千米。

    可问题是,派HJ-1A过去就是送死。

    没有电子侦察机协助,孤军前出的HJ-1A就是F-22A的靶子,即便安排J-20GH护航都无济于事。

    要不然,邓友诚也不会安排“拉萨”号与“许昌”号前出执行防空警戒任务。

    此外,没有HJ-1A协助,派J-20GH过去也是送死。

    由此,满孝胜得出一个结论,把通过巴士海峡的时间推迟几个小时。

    准确说是6个小时。

    只要有6个小时,“拉萨”号与“许昌”号就能够向东北方向航行300千米,从而把防空圈延伸300千米,为HJ-1A提供掩护,至少能够确保HJ-1A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会遭到F-22A偷袭。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