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三国新天子 > 第274章 跟哥哥干,有肉肉吃

第274章 跟哥哥干,有肉肉吃(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虽然已定下了探访唐姬的日子,但身为一朝天子的刘协,不可能每日都那般轻松自在的。尤其还是在他离宫半年有余、朝廷政务积攒如山的时候。

    首要的政务,就是令刘协最反感的庆典。此番朝廷出兵关东,虽说以关西的荼糜为代价,但毕竟实打实弄出了声响,不赚买卖赚吆喝。尤其在时局政治的影响下,刘协还必须自吹自擂一番。

    他是个疏懒的人,对于庆典一事想到的无非就是吃上一顿、再大封群臣。但古人的理念作风显然不同于后世,此番大胜,朝臣们竟弄出了什么封台祭天的大活动。说是与民同乐,但刘协知道,这其实又是朝中那些士大夫在腻腻歪歪穷折腾。

    其实,设身处地站在士大夫的立场上,刘协也挺为这些人感到悲哀的。一方面,这些人还是固守着儒家那些传统的仁政理念,期望自己这位天子能够按照他们的方式来治理天下。

    而另一方面,自己的军功声望实在太盛,他们又不敢如当初一般与自己硬碰硬。只好寻找这等又名正言顺同时又略带讨好自己的方式,进而刷一刷他们的存在感。

    这种事情,刘协找不到什么借口反对,只能做好心理准备,接受着那一天自己如牵线木偶般任他们折腾。好在,从董卓祸国、王允乱政当中走出的刘协,虽然年岁不大,却早已是朝海沉浮的老手儿。

    他们不是想折腾吗?

    那自己就借这个机会,给他们玩一场大的。

    看着钟繇那张哭笑不得的脸,刘协反而安慰起了这位尚书令大人:“元常不用顾忌,此事就依诸臣的意思办。只是,你提前告诉他们,朕会在这次封台祭天大典上,亲自封赏我大汉忠良之臣。”

    “陛下,您这是要?……”钟繇看着这位处理政务愈加随心所欲的少年天子,一时不得不感叹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

    凭着这半年在尚书台的磨练,钟繇哪里还不知那些朝臣的心思。同时,又因为他知道刘协的心思,他才会这般为难。只是他没想到,这位天子一招移花接木,立时化被动为主动。

    封台庆典无论多隆重、多庄严,但真正可以关系到这些朝臣的,终究还是大封群臣一事。刘协手中捏着最终的筹码,届时借这机会向世人一番宣诵,自可令所有朝臣知晓刘协的治国理念。

    只要这次封赏公正公开,那朝臣百官、黎庶百姓便都会知道,如今的汉室究竟是最重什么的朝廷。有能者居上,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如此告白天下后,世人良臣便会以此为念、戮力报国。而那些无能、只会蝇营狗苟之辈,便算彻底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陛下高明,只是不知此番陛下要封赏何人?”钟繇拿出一张白纸,研磨已待,作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尚书令来说,钟繇最是刘协的外朝心腹,也是最合适的参详顾问。

    刘协闭了闭眼,事情既然已经闹大了,他的心思也随之活动起来。封赏群臣是刘协最终的底牌,他必须从此谋局,

    眼下,汉室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体实力虽然没法同河北袁绍、幽州公孙瓒、荆州刘表、益州刘焉这些人率先吃到糖豆的老牌势力厉害,但勉强跟兖州的曹操差不多。至少,跟那些招呼几百人就敢占山为王、胡搞乱闹的土匪强。

    不过,这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未来的蜀国皇帝还只是一个平原县令,而江东的大哥大也只是袁术手下一员客将。可这两人一旦崛起,那简直就如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有人说,三国鼎立,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占人和,虽然这个说法有些片面,但假如真这样算,刘协总算穿越及时、拼死折腾也占下了天时这一条。

    总的来说,汉室优势有,并且很明显。但同时缺陷也不少,朝廷组织机构严重缺编,表面上强大,但内地里矛盾重重。朝中诸臣暮气沉沉、多年军乱创伤以及新旧理念冲突,还是阻碍汉室拔足狂奔的硬石头。

    刘协个人威望虽盛,却也不能胡乱挥霍浪费,一旦行差踏错,就可能立时令汉室陷入难以挣脱的深渊中。

    如何借用自己的威势,将健康良好的治国体制和理念传达朝堂,进而影响着长安及关中大地,就是刘协要考虑的问题了。

    所以,好的布局,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便势在必行。

    治国首要治人,治人又首推赏罚,刘协回忆着自己脑中的军功薄,想着如何用这次机会,使之成为一张政治网的节点,进而延伸出丝线,织就出他心目中的国家脉络。

    第一功,自然非徐荣莫属,若不是他如一块巨浪中的磐石一样守住轩辕山那处战略要地,并将纪灵五万大军牢牢的遏制在豫州境内,汉军的战场形势将变得极为被动。而且,他担任的是整个战场上最苦、最累的阻击任务,几番出生入死、宿夜坐卧难眠,还要忍受杨修那个不省心的家伙,实在功高劳苦。

    并且,加之他董卓遗将身份,几番收到朝臣不公正对待一事,刘协都觉得自己这个皇帝欠徐荣太多了。此番将他立为功劳第一人,不仅可让世人知晓汉室彻底诀别董卓时代,也可令那些跃跃欲试的人知道,只有你有本事儿,汉室才不管你出身和曾经。

    另外一个,南阳陈震、文聘、李严这三人的功劳也不能忽略,不仅要给,而且要给足。陈震虽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