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西洋 > 第94章 南朝八百八十寺

第94章 南朝八百八十寺(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不管外界怎样纷纷扰扰,文朔在南京开始履行自己的的内官监太监的职责。

    大报恩寺的修建、远航船只的建造每一样都要他的过问和主持,虽然说工部的人全权负责这些事情细节上面的工作,但是因为他是皇上派来的所以大小事务都是需要他来拍板做决定,俨然成了皇上的钦差大臣一般。

    首先说这些工程的开展都需要人手吧?可是人从哪里来呢?要什么样的人?要多少?这些人来了以后的吃穿住用行全部需要考虑。还有寺院的选址,龙江船厂的改造。建寺院需要材料吧?造船要木头吧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要考虑到,都要事先准备好。

    当然人手可以从全国征调民夫,可是这些人并不一定能够承担起那些需要熟练的技工所能承担的事情。所以相对来说征召那些渔民和水手就成了当务之急,由于整个的工程都是又工部在具体的操作,所以文朔也就当仁不让的开始做统领全局的协调工作。

    这一天,文朔领着几个相熟南京的人在各处查看,想要找到一处可以兴建寺庙的地方。

    这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南京城在这个时候不能说是寸土寸金吧,也已经建设的相当的繁华了。想要在京城里面见这样的一座大寺院有点不现实,所以文朔看了几个地方都是感觉很不理想。

    堪堪到了晌午,文朔转头问身后的随从:

    “现在咱这是到哪儿了?”

    “回马公公,这是京城的南门。咱们现在这是在南门大街,再往前走就是聚宝门了,就出南京城了。”

    文朔在脑子里仔细的想着自己在后世了解的关于大报恩寺的细节,好像是在秦淮河畔的样子啊。于是就转头问道:

    “出了聚宝门是不是秦淮河了?我记得在南门外有好几处寺院呢。”

    “是是是,马公公的记性真好。出了这聚宝门沿着米行大街一直到聚宝山这一条路上寺庙还真不少呢。”一个小个子回答着。

    “走,去那里看看。”说完文朔径自就往聚宝门走去了。

    话说这南京城自从春秋战国以来就有相当地位在汉民族的历史上,尤其是在当中原被异族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那经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

    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都建议以健康为过渡匡扶中原,但是宋高宗没有那个心思,但是还是把金陵为行都也是迫于舆论的压力。即便是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首都也是打着驱除异族统治的旗号。所以南京一直以来就是被视为汉民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游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尤其是在战乱时期,南京城就更加成为了高官显贵、达官贵人的首选。所以在唐朝人杜牧就作诗说;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而现在大明朝的帝都——南京(当然了,在这个时候是被叫做应天的),也是集成了先前众多的建筑和古迹。像是在南门也就是聚宝门外的聚宝山附近就是集合了大批的佛寺,比较出名的有西天寺、天界寺、龙仁寺等等。

    一行人沿着米行大街往前走就看到路边一大片荒芜的土地,文朔很感兴趣问随自己来的人:

    “这是什么地方啊?为什么这么荒凉?”

    “这里原本是一座叫大悲寺的佛寺,当年和蒙古鞑子打仗的时候毁掉了。现在这里已经看不到几座完好的屋舍了,好像是只有佛寺后面的一座佛塔像个样子。”

    文朔听这么说就特意在这里驻足观看了一下,还真就是一大片荒芜的地方,等到了里面才发现这里大部分的地方确实是荒芜的很,不过透过残破的房屋和倒塌的院墙倒是可以看出原先这里是何等的盛大繁华。不过到里面看却还是看到一处建筑相对好一些,甚至还能看到烟火的样子估计是有人在这里居住。

    文朔支带了几个侍卫去到这破败的寺庙里。果然是在这里还有几个老和尚在。

    于是文朔捐出了几十两的香油钱,当时就把这里的老和尚高兴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忙活着招待这几位财神爷。

    文朔先是大体看了下这座破败的寺庙,发现这里还真是挺大的,占地足足有几十亩的样子,但是除了这几个老和尚修行的这间大殿还能称为房子之外基本上就是没什么像样的地方了,不是坍塌就是年久失修。不过在后院还真有一座相当规模的佛塔傲然矗立的一片荒草之中。

    京老和尚介绍,原来这座寺院最早兴建于唐太宗年间,历经两朝终于是修建完成,宋朝的时候据说当时的皇帝还经常光顾这家寺院,再到后来蒙古人来了这座寺院更是迎来了他的鼎盛时期,寺中僧侣最多的时候竟然有上千人,但是随着元末的战争这里就逐渐的荒废了,时至今日竟然是成了一片废墟的样子。

    文朔听完老和尚的介绍很是高兴,这样一大片地方并且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都是很值得考虑的,尤其是这里已经有原来的旧址,即便是要动工修建也不会太费周章,要改动的地方应该也不会太多。按照朱棣的意思这倒是一处既简便又节约的好选择。

    当下文朔就决定把地址选在这里,但是这件事不是他说之后就可以的,具体还要朱棣的首肯然后再等工部的人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