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大唐绿帽王 > 第五十九章:孤高自傲

第五十九章:孤高自傲(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

    幼娘话落下以后,躺在榻上的晴儿隐隐约约听见对话,便扬声问道:“幼娘,你在和谁说话?”

    幼娘应了一声道:“是房公子的父亲。”

    听的房玄龄亲临,晴儿急忙说道:“快搀扶我下塌。”

    眼看着幼娘奔了过去,房玄龄急忙说道:“无需如此,快快躺下休息吧。”

    这时,房遗爱端着属于晴儿的饭菜走了进来,看着晴儿意欲下榻,急忙说道:“不用如此的。”

    晴儿很坚决的说道:“不行,这于礼不合。”

    在幼娘的搀扶下,晴儿最终还是给房玄龄行了一个大礼,房玄龄有些尴尬,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交给晴儿并说道:“老朽业已和夫人商议好了,待用过饭以后,就搬到家里来吧,毕竟你一个人住在这里也不方便。”

    伸手接过房玄龄递来的玉佩,又听的房玄龄这样的话,晴儿那是欣喜不已,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

    房遗爱不解地问道:“怎么就哭了?”

    晴儿冲着房玄龄又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公公和婆婆。”

    房玄龄又说道:“毕竟你的出身有所欠缺,所以我们希望爱儿纳你为妾,希望你能明白我们的良苦用心。”

    晴儿缓缓说道:“只要能和公子在一起,什么身份我都是不在意的。”

    如此深明大义的姑娘,不由得让房玄龄高看几眼,伴随着晴儿重新躺在榻上以后,房遗爱与房玄龄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饭菜,兴许是从来没有品尝过灌汤包,房玄龄一口下去,汤汁溅的全身都是,就连房遗爱的脸上也被溅了一些汤汁。

    看着房玄龄如此慌张的样子,房遗爱不免觉得好笑,将手帕递给房玄龄以后,缓缓说道:“灌汤包里面是有汤汁的,吃的时候小口小口咬,如此才不会有汤汁溅出来。”

    按照房遗爱所说的办法,房玄龄开始小口小口的吃,果真是没有溅出一点点的汤汁,还别说这种灌汤包的味道,还真不错,当然几样小菜,味道同样是令人意想不到,吃了这几样小菜,回想起平日里自己吃的,简直就是天差地别了。

    待的饭吃完以后,房玄龄打了个饱嗝说道:“没想到你的厨艺竟然如此了得。”

    房遗爱淡淡地说道:“其实我会的东西很多,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这番话落下以后,房遗爱就去准备回家的东西,留下房玄龄独自呆愣在哪里,诚如房遗爱所说,他会的东西很多,只是自己没有发觉而已,房玄龄暗暗想到,处理蝗灾的办法,造纸术,印刷术,书法,诗词歌赋,甚至是率军作战的本事等等,这些自己都从未教过他,而他却都懂得,现在竟然还掌握着精湛的厨艺。

    房玄龄一屁股落座在案几上,眼睛却忽然看见那竹简下面放着一张麻纸,那麻纸上面分明写着什么东西。

    房玄龄悄悄打开,只见这麻纸上赫然写了一篇短小而精悍的文章《爱莲说》,房玄龄不知不觉的读了起来,待读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时候,房玄龄忍不住喊了句:“妙哉......”。

    从这篇文章中,房玄龄感受到了很多的东西,感受到了房遗爱的与众不同,感受到了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是他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

    这几句隐喻他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似乎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而不染那么难,难道这就是他向往自由的原因吗?

    放眼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

    这篇文章将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但意味深长,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

    透过这篇文章可以发现,自己的好儿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然而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

    房玄龄深深陷入这篇文章的精髓之中,从这篇文章之中感受到了太多的东西,而房玄龄也有些尴尬,好像在某些事情上,自己并没有他做得好。

    古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看来在某些方面,自己还要多多请教儿子。

    就在房玄龄陷入深思之际,房遗爱轻声呼唤了好几声,房玄龄才回过神来。

    看着眼前的儿子,房玄龄感到既陌生又熟悉,轻轻咳嗽一声问道:“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房遗爱应道:“其实并没有多少东西。”

    一辆马车静静的待在屋外,幼娘,秋香和冬梅搀扶着晴儿坐在马车上以后,晴儿还死死的抓着房遗爱的手问道:“公子,我们真的要回家吗?”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