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快穿之系统带我暴富了 > 第六十四章:种田养包子17进城送礼

第六十四章:种田养包子17进城送礼(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

    腊月初,京城里热闹了起来,各家各户之间开始了积极走动。

    送年礼不仅是普通小户人家拉近距离的好机会,就是勋贵人家也会借此难得的时机发展人际关系。

    宁国公和家眷以前常年都在边关,即便是京城有府邸,世子一家也是低调处事做人,逢年过节也就是两三家亲近的来往一下而已。

    可是去年年底国公爷因为年事已高从边关回京,今年开春,国公府孙辈唯一的小姐宁宁也和皇帝疼爱的九皇子定下亲事。

    国公府顿时进入了京城勋贵的视线中。奈何国公府小姐素有心疾在身,若非当今太医院院正的师傅文神医常住府中,怕是早已香消玉殒。

    因此,国公府谢绝了一切交际,让京城这些想和国公府交好的世家勋贵即便是有心,也没办法强行上门去攀关系吧。

    眼见着年节将近,各家都派出了人手守在国公府附近,就等看着国公府收了谁家的礼,他们也好斟酌着出手。

    按理说许多送礼的都要等到初十左右才会开始,在马车上打上家族徽记,或是派出家中得脸的下人,总之标记得很明显,能让附近的人知晓又是哪一家送的礼。

    然而,才腊月初六。就有一辆牛车载了满满一车用油毡布遮得严严实实的货物来到了国公府门口,送礼的是一对五十上下的夫妇,看样子像是庄户人家,可走的又是国公府正门,递上去的也是大红的拜帖。

    府里,宁老太君接到下人消息,说是白鹤山下蔷薇庄送来了年礼,她还略有些恍惚。

    倒是装了半年虚弱,腊月里才被允许偶尔在府中露脸转一转的宁宁眼前一亮:“祖母,是江娘子!”

    宁期也在,懒洋洋地放下手炉伸了个懒腰:“蔷薇庄,就那个小庄子。无非就是一些稻米、鲜鱼和果子,这大腊月的才送来,怕是稻米陈了、鲜鱼死了、果子也蔫了。”

    老太君咳了一声,不轻不重锤了自己这嘴欠的孙子一记:“能想起给老身送年礼总归是个心意,见见吧。”

    说完又吩咐丫鬟准备了两个赏封,待会儿可以给来人带回去。

    宁老栓是进不了内院的,便赶了牛车去了府里大厨房。老栓媳妇也没让人帮忙,抱了个包裹跟着引路的嬷嬷来了老太君的福宁院。

    见礼之后,老栓媳妇把手里的包裹和礼单交给嬷嬷转呈给老太君。

    老栓媳妇以前也是在老太君身边服侍过的,多年未见,瞧着老太君的精神尚好,不由就红了眼眶。

    宁期眼尖,“哟哟哟,拴婶这是在蔷薇庄受了委屈。要不你和老栓叔也到府里,有大川在呢。”

    宁大川就是宁老栓的大儿子,娶的丫鬟是宁期母亲放出来的,没在蔷薇庄之后便回了府。宁期母亲安排两人带着孩子管着府里的浆洗房,还算得脸。

    哪知道老栓媳妇闻言飞快抹掉了眼泪,连连摇头:“不不不!老奴没受委屈,老奴在蔷薇庄好得紧,就是见着老太君了有些感怀而已。公子可别误会。”

    宁期“呵”了一声:“老栓婶这是被威胁了还是怎么,反应这么大。”

    老太君啐了一口自己孙子:“就你嘴碎,老身倒是觉得桃叶比前些年看着还白净富态了点。”

    “是是是,老太君可真是眼利。奴婢可不是白了些、也胖了点嘛。让奴婢说,老太君闲了也到蔷薇庄住上些时日,保管也能变得年轻好几岁。”说起现在庄子里的生活,老栓媳妇不禁眉飞色舞。

    这种状态可是肉眼可见的变化,福宁院里祖孙三个都是眉头一挑。这时候,宁宁已经打开了包袱,被里面露出来的衣裙给惊住了,忍不住发出了一声轻叹。

    老太君和宁期都看了过去。里面是两身襦裙,老太君的是暗紫色,绣福寿纹和松鹤延年图样;另一身鹅黄色是宁宁的,用同色系的线绣了梅花。

    不但式样和时下女子装束有些微不同,出众而不会出格。那锦缎和丝线似乎都经过特殊处理,布料翻动时候能够见着光华隐现,可以想见行动间必定是华贵耀眼。

    再仔细一看,绣线劈得极为纤细,不经触碰根本就看不出是绣品,却又透着绣品的质感。还有绣法,饶是老太君和身边两个嬷嬷见多识广,一时竟然不知道这种绣法是哪方哪一家的。

    “这……这也太好看了吧!”宁宁不由抱着襦裙不撒手。

    包袱里还有配套的老年人抹额和几张丝帕,一看也是不凡。就连老太君都动容地点头:“江娘子用心啦,这礼物老身和宁宁都喜欢,桃叶晚些回去,老身可要好好给她准备点回礼。”

    宁宁也点头:“我也要给江娘子回礼。”

    宁期不懂绣品,看老太君和妹妹那么高兴的样子,不由吃醋:“就这两样手工做的东西就把你们收买了啊!祖母和妹妹还要专程给她准备回礼,这人可真是会做生意。”

    老太君和宁宁还没开口呢,老栓媳妇便躬身道:“除了这包裹,我们家娘子还给府里另外准备了一车年礼。都是庄子上出产,却和以前全然不同,奴婢怕厨房那些姐妹不知道如何操持,还请老太君准奴婢去厨房准备一二。”

    老太君来了兴趣,“有何不同?”

    老栓媳妇想起这大半年来跟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