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我大秦熊孩子,八岁监国 > 第93章 科举的问题

第93章 科举的问题(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哈哈,那朕便拿走好了!”

    说着,赢政又朝赢长生问。

    “不过,你小子办那书院,何时开张?”

    “快了,这些日子吧!”

    赢长生思考了一下后,说道。

    “那书院内,除了这些贵族子弟外,还可招生否?”

    “当然招生了!”

    赢长生不假思索道。

    “届时,会在大秦各地,进行招生,所有学生,通过考试之后,便可以到书院内就读!”

    “哦!”

    政哥微微颔首,随即,又喃喃道。

    “不过,朕想问你,这科举考试,你觉得,何时进行比较好呢?”

    “朕现在思前想后,觉得有些问题……”

    “父皇说的问题,在何处?”

    赢长生询问道。

    考试作官,虽然是一个好的办法。

    但是,华夏的历史上,从开始出现考试做官的制度。

    到这项制度,从开始,走向成熟,然后,发展到颠峰,还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的。

    就像是唐朝,虽然已经出现了科举制度。

    但是,唐朝的科举制度,无论是体系,还是从他的公平程度,却都比不上,接下来的宋明科举。

    “朕所愁的事情是,这个科举制度,虽然听起来不错,可朕细细思量,又觉得不妥,因为,我大秦有两千多万百姓啊,这里面,能够参加这科举考试的人,你觉得有多少?”

    “大抵,有个十万人左右吧!”

    赢长生权衡了一下后,张口说道。

    “嗯,这便问题了!”

    赢政手一摊,无语的说道。

    “这么多人,其中的层次高低不同,而且,这科举是选择人才的,选中之后,便可以直接做官,对于民间的那些个百姓们而言,是相当有吸引力的,朝廷将此项制度给诏告天下后,天下已经有不少人,预备到咸阳来了。”

    “可问题就在于,这么多人,都挤入咸阳来,这怎么能成?”

    “咸阳总共才多少人口了?”

    “再者,从我大秦的天下,就说从南郡,走到我大秦的咸阳,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

    赢政手一摊,询问说道。

    赢长生闻言,也觉得有道理。

    这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啊。

    毕竟,从地方上,走到中央,在这个交通手段,十分落后的时代,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

    而十万人一块浪费。

    那浪费的可都是大秦的国力啊!

    不过,随即,赢长生便咧嘴一笑,朝政哥道。

    “父皇,儿臣早有办法,这个科举嘛,父皇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便问儿臣就是了!”

    “儿臣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父皇所担忧的问题,这个办法很简单!”

    “无非是,层层考试而已!”

    “层层考试?”

    赢政喃喃一声。

    而赢长生,却是解释起来。

    “很简单,天下愿意参加科举之人,先到各地的县衙去考试,然后,县衙内十取一,考试通过者,中秀才,然后,再前去各地郡治考试,挑选出来一批地方上的精英,这些人,不会太多,一个郡,顶多也就是二三十人而已,随后,让这些人到咸阳来考试,这么一来,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了……”

    “这个办法好了!”

    赢政猛拍着大腿,只感觉合适不过了。

    而赢长生,却是从这个问题上,又看出来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他朝赢政说。

    “父皇,我大秦的徭役,都是怎么来服的?”

    “哦,大秦各地,都一样的,所有的傜役,全都是由朝廷统一分配,然后分到各地的……”

    “父皇,您刚刚也说了,从南郡,到咸阳,需要走多久?”

    赢长生问。

    “我觉得,我大秦的傜役,应该改革一下!”

    嗯,大秦的傜役,问题确实比较严重。

    只是,或许是统一的太快,大秦,一直没有察觉到这个问题所在。

    那就是,天下百姓,无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无论是距离长城,有多么的远。

    但是,却都要到长城去服劳役,或是兵役。

    这可不行啊。

    从南方,走到长城,在这个时代,得走多久?

    原先,大秦一统天下之前。

    地方小,还可以这么搞,毕竟,原先的大秦,面积并不大。

    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可如今,大秦占据的天下,如此之大,来回一趟,都是论月来计时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傜役们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得有多长?

    “我大秦的傜役,从南方,走到北方,得花多少时间?”

    “如果再走回去,那花的时候,只怕就更多了吧?”

    “这……”

    一听这话,政哥猛然间,脸色一变。

    是啊,大半的时候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