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三国机密 > 第22章 我想和这个天下谈谈(2)

第22章 我想和这个天下谈谈(2)(第1/3页)

目录 加书签
    ))

    2.

    许都这一日的朝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不光雒阳系官员和中立官员都到齐了,就连曹公在许都的人都一个不缺。他们各自揣着心思,跟自己信得过的人轻声细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惊疑和忐忑。

    昨天晚上许都的动静,大家都听见了,只是恪于宵禁都不敢出门去打听。到了今天早上,各式各样的猜测与流言飞速地在城内散布开来,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孙策带着武陵蛮军飞进许都;有的说张鲁的信徒设下法阵;甚至还有传闻说吕布根本没死,昨天晚上那恐怖的马蹄声,就是他麾下那支陷阵营在肆意冲撞。

    不过所有的流言,结局都是曹公获得了胜利。否则此时站在皇帝身边的,该是董承,而不是荀彧。

    赵彦站在群臣之中,肩膀微微颤抖,面色十分苍白。他昨天晚上从狗洞逃离董府,一口气跑回家里,用被子蒙住头号啕大哭了一场,哭到几乎吐出血来。

    到了今天早上他步出府门的时候,已全不见昨夜的惊慌与悲痛,整个人像是被炉火烧得炽热又猛然浸入冰水中淬炼了一般。当他从陈群那里听到董妃已经去世的消息时,眉毛连动都没动。

    “少君,我已哭尽了后半生的懦弱,可以全身心地去完成你的嘱托了。”赵彦在心中向她起誓。

    他抬起头,向高高在上的皇帝望去,发现今天的皇帝与往常不同。刘协颓然跪坐在案几之后,右手有气无力地斜撑着身体,眉宇之间缭绕着愁苦灰败的气息。

    不是病容,而是愁容,那种心事极重、几乎要压垮精神的愁容。

    “车骑将军如此轻易就覆亡,陛下如此失望,也是难免的吧?”赵彦心想,但他马上记起董妃的叮嘱,不免又多看了几眼,这时才发现到底哪里不对劲。

    原本与皇帝形影不离的伏后,居然缺席了。

    赵彦记得自从到了许都以后,皇帝经常生病,所以几乎每一次接受臣子觐见,都要有伏后陪伴侍候,为此没少惹董妃嫉妒。可是今日如此重大的朝会,伏后怎么不来呢?

    有问题。

    赵彦在脑海里拼命思索,似乎有一根极其模糊的丝线四周游动,能感应得到,却难以切实捕捉。忽然一只大手拍在他的肩膀上,让赵彦的思绪一下子散乱开来。

    “彦威,你今天怎么回事?”赵彦回头,原来是孔融,连忙低头行礼:“少府大人,我偶感风寒,身体有些不适……”

    “昨晚的事你都知道了?”孔融压低声音问道。赵彦点点头,没说什么,孔融愤愤道:“这个老糊涂,居然独断专行,这么大的事居然都不与我商量。”

    赵彦道:“车骑将军想来是怕累及大人吧。”

    孔融道:“他这个人我最了解,好大喜功,又看不起别人,总以为自己肚子里那点货色能治国平天下,如今看到了?”

    赵彦对孔融的说辞有些不满,忍不住反击道:“少府大人难道认为车骑将军做错了?”

    孔融冷笑道:“他做对做错,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被荀彧和满宠轻轻一巴掌拍下去,拍了个烟消云散。他这是把汉室当自己的赌资往盘中押注呀。赌赢了,就是霍光;赌输了,就是李固——左右他都不吃亏。如今好了,他成全了忠臣之义,陛下倒要给他殉葬。”

    说完他重重地跺了跺脚,似乎十分愤恨。赵彦听完,心中一震。孔融这番话,让他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本虚无缥缈的那根线头,终于被捏住了。这位孤高的少府大人,似乎比自己想象中要有头脑得多。

    两人正谈着,忽然上面一声金缶脆响,朝议正式开始。

    皇帝和大臣们草草地走了一遍朝议的议程以后,满宠率先站出来,请求奏事。刘协懒洋洋地抬手准了。满宠便把昨晚发生的一切一一道来。

    满宠的声音阴森森的,而且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仿佛在朗读前朝旧事。在汇报中,一些细节被刻意掩饰,但整个事情的全貌还是被勾勒得很清楚。

    很多人看到满宠站出来,都大为惊讶。要知道,董承“叛乱”是件大事,一般应由皇帝向臣下颁旨说明,或者由尚书令代为宣布结果,以安群臣之心。如今居然是一个小小的许都令站出来,以奏事的形式向皇帝汇报,这其中的味道,颇值得思索。

    “哼,一看就是荀文若的安排,他倒有心思。”孔融在人群里撇了撇嘴。

    董承“叛乱”一起,任何人都会联想到汉室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如果这两者被有心人联系起来,诛杀董承就成了对汉室宣战,政治上会很不利。

    荀彧让满宠打破惯例,自下向上汇报,明摆着就是想把汉室从这起事件里摘出来。是的,汉室对这起“叛乱”事先毫不知情,一直到许都卫消弭乱象,主动报告,皇帝方才“欣闻”。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者之间的区别可是相当大。

    而且满宠的许都令身份,暗示这不过是起治安事件,幕府不会扩大打击面,追究其他雒阳系官员的责任。这样一来,汉室既不会被董承牵连,曹操的敌人也拿不到任何话柄,还顺便安抚了朝廷官员,一举三得——这是典型的荀氏平衡之术,谁也学不来。

    在这个朝廷里混的,都不是傻瓜。大多数人在愣怔片刻之后,都解读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