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生活在农村的咸鱼明星 > 第四十二章 一来就压了大佬们一头

第四十二章 一来就压了大佬们一头(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中午12点过了。

    找个地方吃饭了。

    凌小月想吃火锅。李闲鱼当然满足。

    附近的火锅店很多。选了一家看上去还不错的。

    凌小月一顿猛吃,非常满足。

    李闲鱼吃得也不少。

    吃完之后,该去海鲜市场了。

    骑上摩托车,载着凌小月,到了海鲜市场。

    市场很大,各种海鲜产品很多。

    “除了花甲之外,生蚝要不要?”李闲鱼问凌小月。

    凌小月想了想,说道:“可以买点。”

    李闲鱼点头笑道:“好。”

    生蚝,也就是牡蛎。是一种可以人工养殖的海洋贝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吃起来不仅肉鲜味美,还营养丰富,且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

    李闲鱼也挺喜欢吃的。

    那就生蚝也买一点。

    一番挑选之后,买了五十个生蚝,花甲买了20斤。

    这么多够了。

    回去了,晚上吃花甲和生蚝。

    ……

    下午五点,李闲鱼、凌小月回到了村子。

    凌小月将买的衣服、裤子等拿回家后,又到了李闲鱼家里。

    晚上在李闲鱼家里弄来吃。

    凌忠池、徐清两个人当然也过来一起吃。

    开始整了。

    李闲鱼自己掌厨,凌小月帮忙烧火打下手。

    花甲就直接香爆花甲。容易做,味道又好吃。

    至于生蚝,就加些蒜蓉、剁椒末等佐料进行清蒸。

    蒸出来很好吃。

    好一番忙碌之后,所有花甲和生蚝都相继出锅。

    最后又炒了两个素菜。

    可以开饭了。

    终于又吃到花甲和生蚝了,凌小月吃得非常开心和满足。

    老爸老妈,还有凌叔徐婶,吃得    也同样非常高兴。

    他们平时几乎从来不会去买这些东西来吃。

    吃上一次很难。

    不过,李闲鱼在心里琢磨着,以后可以多去买一些回来吃。

    老爸老妈,还有凌叔徐婶他们,辛苦了半辈子,现在是该多吃些好东西的时候了。

    ……

    第二天。

    对于关注《国家少儿文学》这本刊物的人来说,今天是个好日子。

    因为今天《国家少儿文学》终于又要发行新的一期了。

    关注的人大多是家长、老师,又或是一些喜欢看书的学生。

    另外,何文清、田彬等儿童文学名家,以及其余非常多的儿童文学作家,也同样非常关注。

    又尤其是今天发行的这一期。

    因为大家讨论和猜测了整整三天的一个问题,最后过稿那两篇作品到底是怎样的两篇作品?又分别是谁的作品?终于会在今天揭晓答案了。

    一大早,就有不少儿童文学作家跑到书店,又或是报亭,买了今天发行的《国家少儿文学》。

    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最后过稿的那两篇作品。

    根据得到的消息,那是两篇故事类作品。

    应该比较好辨认。

    翻遍整个目录,故事类作品只有两篇。

    那么,应该就是这两篇了。

    《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作者都是李闲鱼。

    两篇作品竟然是同一个作者。

    一次性直接过稿两篇作品?这也太强了吧?

    而对于李闲鱼这个名字,有人一愣,然后感到极为意外。

    很明显,他们知道李闲鱼。

    也有人觉得这个名字非常陌生,以前从来没听过。

    但不管怎样,都要先看看两篇作品的质量到底怎么样?

    这一看,无论是知道李闲鱼的人,还是不知道李闲鱼的人,都暗暗有些吃惊。

    这两篇作品的质量都非常高。

    放眼当前所有的同类型作品,这两篇也绝对是最好的作品之一。

    怪不得会过稿呢。

    &     如果这样的作品都不能过稿的话,那估计就没有其它的同类作品能够过稿了。

    一次性写出两篇质量如此高的作品,那个叫做李闲鱼的作者,也太强了吧?

    “牛批啊!太牛了!‘李闲鱼’这个名字之前完全没听过。但这一次在我们这个领域,绝对一稿成名了。不对,应该是两稿。”

    很多先前不知道李闲鱼的作者,都对这种说法表示认同。

    他们非常羡慕。为什么总感觉人家要出名,总是这么容易呢?

    但知道李闲鱼的人,有不同的话要说。

    “不。李闲鱼已经有一些名气了。他的《白蛇传》现在很火。《白蛇传》里面那些,由他自己亲自创作的歌曲,也同样很火。只是没想到他创作这种小故事,水平也同样如此之高。这大概就是天赋型作者吧。”

    先前不知道李闲鱼的作者们都有些吃惊。

    “李闲鱼写过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