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贵嫁:继妃今日又在求和离 > 第二十四章 初选

第二十四章 初选(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庄家离皇宫的距离有点远,到达宫门时,宫门口,已熙熙攘攘的有不少待选的秀女了。

    因为是大选,秀女人数挺多,有五百多人,被分两天做初选。

    姜长宁和庄家四位姑娘,谢宝茵、吕绣桔都被安排在头一天。

    三百个秀女分成五队,勋贵家的一队、文官家的一队、武官家的一队、民间女子一队,还有一队世家女。

    姜长宁以为,她应该站民间女子一队。

    总管太监找到她的名字,“姜氏长宁,杭州人氏,父姜稚均,承隆朝举人。”

    姜父参加过科举,但没做官,回杭州做了乡绅。

    父亲有功名,虽未出仕,却不算庶民。

    姜家在杭州,赫赫有名,已传承十数代。

    再者,太后亦为了抬高姜长宁的身份,她被归到了世家女那一队。

    姜长宁走了过去,队伍中没有她认识的人。

    她来京里六年,没怎么出去,认识的人不多。

    和庄家有来往的人家中,参选的姑娘,都在文官那队排着呢。

    谢宝茵和吕绣桔,一前一后,站在武官家的队伍中。

    一辆马车缓缓地驶了过来,车上的标识是一只展翅的玄鹰。

    晋王坐在车里,撩开一角窗帘往外看,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队伍中的姜长宁。

    他想到了一个词,鹤立鸡群。

    秀女大多穿的是浅粉色的那套,姜长宁穿得是浅青色的,万花丛中一点绿。

    姜长宁没想过特立独行,她想泯然众人之中。

    只是穿浅粉色,显得太过娇嫩,太过俏丽。

    穿浅青色,本意是想减几分颜色,不那么出众,可谁知适得其反。

    姜长宁在苦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啊!

    罢罢罢,她本是美人,再怎么遮掩,她仍是美人,改变不了的。

    “可安排好了?”晋王问道。

    常有忠答道:“都安排好了,不会让姜姑娘受委屈的。”

    晋王满意地笑了,放下了窗帘。

    大约等了一刻钟,姜长宁感觉脚都快站麻了,人终于到齐了。

    &      宫门打开,秀女们按着顺序,依次排队进去。

    很快,她们就站在了一个宫殿的殿前。

    过来一个瘦高的中年嬷嬷,她站在台阶上,大声道:“各位姑娘是来选秀的,不是来赶集的,请安静。”

    等众女安静下来,她厉声说道:“奴婢不管各位姑娘在家中,是如何尊贵如何娇纵,进了宫,就要守宫里规矩。奴婢把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谁坏了规矩,就别怪奴婢心狠。”

    见秀女们都老实了,嬷嬷满意地笑,语气转缓,“一会有嬷嬷带你们进去验身,不要大声喧闹,免得惊扰到宫中贵人。”

    言罢,站在一旁穿着褐色暗花纹宫装的五个嬷嬷走了过来,向中年嬷嬷屈了屈膝。

    她们找到要带领的队伍,站在了队伍之前。

    嬷嬷拿着册子,按着家世给秀女排好顺序。

    姜长宁排在第十的位置上,前面有七个是京城大小世家的姑娘,还有两位,是外地其他大氏族的姑娘。

    内侍唱和名单,被点名的秀女,由宫女领了进去验身。

    “赵惜芳!”

    姜长宁抬头看去,就看到一个苗条纤细的身影。

    赵惜荷穿着浅粉的宫装,她还搭配了白色轻纱披帛。

    姜长宁站在后面,看不到这位京中才女的容貌。

    赵惜芳是文和郡主的孙女,她本人虽没有封号,但按理说,她应站在勋贵一队。

    她现站在世家第一,说明她的父族,亦不简单。

    秀女一个个被叫了进去,没有再出来,也不知道有多少留牌,多少没留牌。

    “姜长宁。”内侍喊到了姜长宁的名字。

    姜长宁被宫女领进了殿内,室内站着两个老嬷嬷,“两位嬷嬷好。”

    “姑娘好。”两位老嬷嬷态度温和地道。

    姜长宁从袖袋掏出两个荷包,分别塞给两位老嬷嬷,“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两位老嬷嬷笑,把荷包塞进袖袋,围着姜长宁转了几圈,“姑娘请宽衣。”

    姜长宁知道这是检查完外观,要检查身体了。

    她伸手去解衣带,一个老嬷嬷却按住了她的手。

    在她诧异的目光中,老嬷嬷含笑摇了摇头。

    “不必了。”另一个老嬷嬷小    声道。

    “多谢嬷嬷。”姜长宁以为是两个荷包建了功。

    姜长宁轻舒了口气,太好了,不用在两个陌生人面前脱光衣裳。

    老嬷嬷算着时间差不多了,走到旁边的门边,轻轻敲了敲,“过。”

    一个女人回话道:“杭州姜氏嫡女,姜长宁,验身过。”

    姜长宁给两位老嬷嬷再次行礼,在老嬷嬷的指引下,绕过屏风,打开侧门,走出去。

    那里有个宫女在等着她,验身过的,往左走。

    到了一处敞堂,那里摆着案几、和矮凳。

    在案几上放着一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