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长生灵棺 > 第51章 崇祯甲申后

第51章 崇祯甲申后(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夏悠笑道:“快别感慨了,要是这个阵法不破,暖暖就要吓尿了!”

    宋暖恨恨的,冽了夏悠一眼,没有再说话。几人继续向前,涉水而行。走不多时,见前面有一石碑。上面用魏碑体写着“藏宝布吉”四个字!

    字体苍劲古朴,颇有风韵。后面的落款,写的是:“皇明崇祯甲申后二十五年!”还有两个印章的图样,应该是人名,但是文字系鸟虫篆,几个人都不认识。

    宋暖对莫影,道:“看不出来!你当真判断准确,这里果然是个宝构!”

    莫影笑道:“果然猜对了!”

    夏悠看了半晌,若有所思的,道:“黄龙府的附近,竟然会修建这样的东西,太不可思议了!这附近就是,满洲正白旗的陵墓,简直就是在对方的眼皮底下!”

    老卢不解,忙上前问道:“这东西在这里,有什么不对吗?”

    夏悠对他讲了,其中的缘故。原来,明代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十分的勤政爱民,可惜是有道无福。执政之初,便是三年旱,三年涝。民间更是米贵如珠,饿殍遍野。

    而后,在饥饿的作用下,国内刀兵四起。短时间内,流寇遍地。而山海关外,已经崛起的后金政权,也一样的对明朝,虎视眈眈!

    崇祯十七年,恰逢干支纪年的甲申年。流寇攻入神京,圣主皇帝崇祯,在眉山之上。最后看了一眼,风雨飘摇的紫禁城。在眉山的一棵歪脖树上,自缢身亡。当时,仅有一个叫王承恩的太监跟随!

    孔尚任先生的《桃花扇》上面,有一段戏文,算是给明崇祯,一个中肯的评价。说道:十七年忧国成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崇祯死后,依旧有南明小朝廷,维持了十八年的时间。但最终还是灰飞烟灭,华夏民族从此开始了,被少数民族奴役的屈辱历史。

    有一众不满清朝统治的明朝遗老,开始从各处反对清朝。必须要汉人削发,那干脆去做和尚也不留辫子。旗人大肆圈占土地,便放水淹没大量耕地。有满人落了单,便会去杀掉他。种种的行为,不可胜数!

    其中,不用清朝的年号,也是其中的一项。中国直到民国,都是用年号纪年的。至今台湾,重要的文件上,依旧使用民国多少年,来进行纪年的。

    但是这些前明遗老们,在清朝,依旧使用明代的年号纪年。并以此,作为对清庭的一种反抗形式。可毕竟明朝已经不在了,于是他们将崇祯自杀的那一年,称为“崇祯甲申元年”

    往后多少年,就是崇祯甲申后多少年!包括当时的朝鲜,都是用这种纪年方式的。

    很明显的可以看出,这样的纪年方式,必定是属于忠于明朝之人的。但这黄龙府,乃是后金的腹地。这里即便是有汉人,也多半是旗人的“包衣”

    “包衣”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奴隶!著名的曹雪芹先生祖上,就是正白旗的包衣人。

    而这些汉人,不管是不是对满人有不满。至少,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很低,甚者近乎于零!因此,他们使用明朝年号的可能性,总是很低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建造这里的,必定是关内过来的,明朝遗老们。

    很难想象,这么大的工程,是怎么在满人的眼皮底下,建造而成的。这正是夏悠感叹的原因。

    老卢听了夏悠的讲述,竟然怒从中来。因骂道:“这一帮汉奸!给这些满人当几天奴才,就不认祖宗了!我们家祖上,是闯关东来的东北。这么多辈子过去了,我儿子还知道,山东才是我们的老家呢!”

    夏悠笑道:“若是人人都跟你们似的,清朝早就亡了!哪里还能撑两百多年!”

    老卢憨憨的笑道:“那可不!要是鬼子再来了,我老卢一人能削他们十个!”

    老赵抽了老卢一下,笑道:“你他妈的还吹上了,赶紧走吧!这就快赶不上二路汽车了!”

    众人也都收拾了下,准备开拔。夏悠回头,见与石碑临近的墙壁上,有砖石脱落。忙上前一拍莫影,笑道:“合着你是在这里上的墙啊!搞得跟你是大侠,会飞檐走壁似的!”

    莫影听了一笑,没有答话。宋暖笑道:“你蜘蛛侠看多了,真以为有人,能徒手在墙上爬呀!”

    几个人说说笑笑,又向前走了半晌。宋暖忽然问道:“咱们是不是,走的不对啊?莫影!你拿出图纸来看看!不应该有这么远的!”

    莫影摇头笑道:“那是自然!咱们早就已经出了,图纸的位置了!”

    夏悠听闻大惊,忙问道:“你是说,我们之前,探的墓地规模是错的?”

    莫影道:“错倒是没错!不过那只是第一层。你没发现,这个墓道,虽说是一条直路。但是,从咱们进了那个垂花门,一路过来,都是下行的。”

    老卢道:“不能吧!我觉得这是平道呀!”老卢一面说,一面还前后走了几步。

    宋暖也没有太大的感觉,翻了翻包里。发现了一个断掉的手串,这是一串砗磲的念珠。

    宋暖随手拿出一颗珠子,放在地上。这里的地面,是石板铺成。每块石板,都不是规则的形状。但被磨的很是平滑,对在一起,都是严丝合缝。

    又因为是地下的古墓,自建成之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