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南宋:我,岳飞之子!反了!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岳云对书院的野望

第一百六十五章 岳云对书院的野望(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三日后,宋国军器监负责打造兵器、铠甲、弓弩等军器的最优秀的一千军匠和太学院十五名最优秀的教习,以及连同他们的家人,被宫中一道旨意和政事堂、枢密院的一纸文书,送给了海外琉球国。

    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更何况是去偏远的海外小国。

    所以,军匠、教习和他们的家人们在登上海港边的大船上的时候,一个个神色阴沉,脸色难看,甚至眸含怨气。

    宋国朝廷做事非常大方,派了五艘千石大船,帮助琉球国的使者送人。

    然而,这五艘千石大船刚出海港,甚至都还没有脱离港口岸边宋人和附近渔船上渔民的视线,突然有二十多艘战舰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向这五艘大船冲了过来。

    “是海盗……”附近的渔民看得清楚,那二十多艘战舰上分明是海盗。

    至少从他们的着装打扮上来看,跟他们见过的海盗没有什么两样。

    渔民们吓得赶紧往岸边跑,但那乘坐有琉球国使者一行、一千军匠和十五名教习以及他们家人的五艘大船被团团围了起来。

    ………

    ………

    魏子朝带领五千水师这几天停留的那座小岛岸边,最大的一艘战舰船板上站着五人。

    最前面是岳云,他左右两边是各靠后半步的蓝梦婷和陆宰。

    而在他们之后两步左右各站着一名青年。

    年龄稍大的青年二十一二岁,跟岳云年龄差不多,神色有些阴沉,每每看向岳云背影时,眸中充满了冲天的怒火,但当岳云、蓝梦婷看过来时,他立刻变得一脸恭顺。

    没错,此人正是张俊最喜欢的儿子、在宋国政事堂担任要职的张子颜。WwW.ΧLwEй.coΜ

    而另外一名青年十七八岁,身形略有些矮小,但样貌俊朗,特别是那双眼睛极为有神,每每看向岳云时,眸中充满了崇拜敬仰之意。

    这青年正是原本历史上名传千古的文学家、史学家、大诗人陆游。

    三天前岳云离开陆宰家时,陆宰主动让陆游跟着岳云,但岳云直接派人将陆游送到了海外魏子超这里。

    “王爷不费一兵一卒,便将朝廷军器监最优秀的一千名大匠和太学院最厉害的十五名教习弄到手中,老夫实在是佩服之极。”

    陆宰远远看着之前派出去的二十艘战船带着五艘大船回来,由衷的说道。

    旁边岳云笑道:“本王早在一个多月前便让人将大名府外白头山上,伪齐刘豫的一座皇家别院改建成了书院校舍。”

    “如今你这个书院的院长有了,最初的教习也有了,该是讨论书院教授的课业内容了。”

    说完,岳云一边带着陆宰往船舱走去,一边对跟在他身后的两名青年说道:“张子颜、陆游,你二人准备笔墨纸砚,从现在开始,本王与符钧先生的对话,你们要一字不漏的记在纸上。”

    陆游精神一振,连忙恭敬说道:“卑职遵命。”

    张子颜看了一眼陆游,也恭敬说道:“卑职遵命。”

    说完,两人便赶紧去准备笔墨纸砚,岳云带着陆宰进入船舱后,说道:“符钧先生请先坐,你我二人好好探讨一番,这几日回封地的路上便要初步定下大的方略,一到封地,便着手组建书院之事。”

    “谢王爷赐坐。”陆宰一丝不苟的谢礼,然后才坐了下来。

    接下来,岳云没有理会外面的事情,任由蓝梦婷和魏子超带领五千水师先是从假扮的海盗手中救下了一脸绝望的一千军匠、十五名教习及他们的家人。

    然后在军匠、教习和他们家人惊喜、懵逼的神色中,大声告诉对方,他们是镇北王的水师,刚好路过这里,便将他们救了下来。

    近五个月前,岳云在在临安城发动兵变,踩死昏君、将奸相秦会千刀万剐,虽然在那些文官眼中属于大逆不道,但在当时利用江南快报营造的舆论引导下,临安城的百姓们却对岳云充满了无限的感激。

    此时,这些人一听是镇北王的军队救了他们,一个个震惊之余,却也对岳云充满了无比的感激。

    而魏子超又明确告诉他们,若是有人想要回宋国,便给他们小船,让他们自己划船离去。

    除此之外,还有第二种选择,随他们前往镇北王的封地谋生,并言明镇北王眼下也需要军匠和教习们。

    这些人之前看得清楚,之前那些海盗只是被镇北王的水师给驱赶吓走了,他们哪敢在这个时候独自离开。

    有个别聪明的教习隐隐猜到了什么,但苦笑之余,也不敢说什么。

    最后的结果便是,所有军匠和教习以及他们的家人都选择随镇北王的水师北上,前往密州盐场港口。

    而自始至终,魏子超等人都没有告诉这些人,岳云便在船上。

    毕竟他们船只不少,不担心会被他们看见。

    而岳云跟陆宰在船舱中谈了整整三天。

    有了数日前岳云在陆宰家里说的那些办学理念的惊艳表现,岳云后面一些明显与这个时代差异性极大的想法也轻松说服了陆宰。

    比如,在书院中开设一个格物分院,让朱熹和格物研究院中几位最精湛的大匠去当教习。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