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亮剑:我竟然在晋西北杀疯了 > 第70章 我,晋西北良心土匪又来了

第70章 我,晋西北良心土匪又来了(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战壕并不深,只有几十厘米,目的是为了不让战士们露出头。

    所有的战士们都在静静的等着鬼子的到来。

    旁边的魏大勇轻声说道:“上次要是团长您来了就好了,这么好的作战方案,简直就是天衣无缝啊。”

    王金虎在另一边看了一眼,心想,这和尚咋比自己还不要脸,这么能舔。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在前面观察的战士也来报告说,鬼子可能还有十分钟到达。

    张大彪一听,让战士们做好战斗准备。

    “全体都有!鬼子马上来了!”

    “一会第一地雷组先炸停鬼子的汽车,第二地雷组等鬼子下车后开始引爆,把土给我报道他们脸上去。干扰视线。第三地雷组负责炸掉想要逃跑的车。”

    “机枪组负责扫射,狙击组负责击杀对面重要人物。”

    “其余的人原地待命,用步枪射击,时机一到,全部拿着冲锋枪冲下去。”

    “记住!能用枪打死的就不要白刃战!绝不能让这群小鬼子缓过神来,都挺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

    “同志们,检验我们训练成果的时候到了,干掉这群小鬼子,回去每人一盒香烟,一瓶酒,晚上加餐!”

    张大彪又是一番奖励输出。

    战士们又是一阵兴奋,有烟有酒还有肉,这不妥妥的上等兵生活嘛!ωωω.ΧしεωēN.CoM

    一时间,更加兴奋了,战意盎然!

    十分钟后,鬼子运输中队如约而至。

    先打头的是几个鬼子和伪军,两把轻机枪,四把三八大盖。

    正隔几米来上几枪,显然是在探探到底有没有人。

    “大家先躲进战壕里,别出来,一会听动静。”张大彪轻声说道。

    “砰!”

    “哒哒哒。”

    步枪和机枪的混合声。

    王金虎在一旁说道:“这小鬼子还挺会整。”

    沟下的有四名伪军拿着步枪,慢慢悠悠地打着。

    其中有一个伪军说:“这群小日本真小心,咱都打了一路了,马上就到头了,还让咱探路。”

    另外一个伪军回头说:“能不小心吗,上次他们一个中队全被干掉了,那个中队长一身的骷髅眼,不知道被打了多少枪,还是少说话吧。”

    说着,几人又恢复到了打枪的状态。

    排头兵过去后,就传来了鬼子的汽车声,紧接着,先是四辆带着日伪军的摩托车开了进来,机枪也扫射了一番。

    后面跟着6辆大卡车,还有十几辆马车。

    想来是上次鬼子受伏击损失的卡车太多了。

    三辆卡车是鬼子兵,一卡车近三十个人,也是拥挤得很。

    伪军们只能赶着马车,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

    这就是汉奸,奴性。

    王金虎看向了团长。

    张大彪示意等一会,接着拿出望远镜进行观察。

    好家伙,这一群日伪军加起来得有近00人!

    一辆摩托车上一把轻机枪,一共八把。

    辎重马车上还有两个重机枪。

    但是显然在山沟里也打不上来,所以没有用。

    中间的马车上应该是掷弹筒,还用白布盖上了。

    小鬼子这次貌似也没有太多火力配置啊。

    难道是上次打的不够狠?

    不长记性!

    前面的伪军检查完安全之后,给后面的鬼子大部队打了个手势。

    接着,鬼子车队慢慢地向张大彪他们靠近。

    这次带队的是小古田一少佐。

    他就是这次运输路线的推崇者,认为上次运输队已经在这被伏击了一次,如果进行第二次运输的话,有可能很大几率会成功。

    当然,他太天真了。

    张大彪就喜欢这种讲死理的人。

    小古田一这次并没有在车上睡觉,而是四处观察着地形。

    看到前面的安全信号之后,小古田一命令车队正常速度前进。

    已经慢慢接近地雷区了。

    到了,到了!

    “第一组拉地雷!其余人把车外的人给我打掉!”张大彪喊道。

    几乎是同一时间,地雷拉响,步枪、机枪同时射击。

    “轰轰轰!”

    “砰!”

    “哒哒哒!”

    各种武器的声音混合在一起。

    沟里的鬼子立刻意识到了这里有埋伏!

    但为时已晚,在外面露着的鬼子和伪军五分钟之内死了几十个!

    都是活靶子!

    小古田一瞬间冷汗直流,接着又反应过来,赶紧下车。

    “有埋伏,有埋伏!全体士兵下车!准备防守!准备……”

    还没说完,便被一枪爆头。

    这次还是顺溜,在车上就已经瞄准了小古田一,等他一下车,根本不给机会。

    小古田一临死也没能把最后一句话说下来,他现在只能去故乡看看樱花了。

    当然,是地狱里的樱花。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