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农门恶妇 > 第014章:粮食风波,给奶团子起名!

第014章:粮食风波,给奶团子起名!(第1/3页)

目录 加书签
    只能咬牙掏钱。

    买了五十斤糙米,五十斤糙米面。

    大米和白面也各买了二十斤,至于米糠她是没打算要的。

    可先来一步的大女婿,已经买了五十斤的米糠。

    许温酒也不能说退掉。

    算了,卖就卖点吧,她记得前世闺蜜做个一种米糠粉做的小饼干,特别,又香又脆。

    “知林,把那五十斤米糠,换成米糠粉吧!”

    许温酒想了想,还是开口道。

    回头在买点糖,将米糠粉磨细些,添点细面做出来试试。

    看能不能买给县城的点心铺子。

    许温酒本来还打算买头猪仔和羊仔的,可瞅瞅两个女婿挂了一身的东西,和脚边的一堆粮食。

    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算了真的背不动!

    下次吧!

    许温酒还在发愁这么多东西该怎么搬。

    赵铁山已经将粮食捆成两捆,用一根木棍挑在了肩上。

    顾知林熟练的将许温酒买的布匹杂物,挂到了棍子上。

    “娘,您还有什么要买的吗?”

    许温酒摇了摇头,看着赵铁山轻松扛着几百斤的重量,一脸惊愕。

    “东西买的差不多了,咱回家吧!”

    就算这个女婿力气大的惊人,她也不准备继续买了。

    一下子出去太多钱,村里人会起疑的。

    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是个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是门清。

    这年节,小心无大错。

    娘三正要去城门口坐牛车,街道上突然混乱起来,街上百姓神情慌张议论纷纷。

    “听说没,从乌镇往咱们县城的粮道被山土给埋了,赵员外运回来的两千石了粮食,都给堵路上了!”

    “不会吧?这可怎么办,这可是县太爷出了银子给咱备着抗灾的!”

    “真事!听我衙门做事的小舅子说,这事压了好几天了,昨天晚上刚通好粮道,可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啊?你快别卖关子了!”

    “那粮食,不见了!”

    “........”

    许温酒一转头,就见粮食铺的价格牌全都换了。

    大米变成了四十文一斤。

    赵铁山目瞪口呆:

    “咱这么黑心,还好咱买的早!”

    许温酒一阵庆幸,还好她们来的早。

    不管这粮食消失的事情,究竟藏了什么猫腻。

    可这么一来,灵石县的本就短缺的粮食,自然更加金贵了。

    今日四十,明日怕是要六十。

    这些个黑心烂肺的地主奸商,可不会管老百姓的死活。

    好在她一下子买了好三百多斤的粮食,足够她们一家人挺过这个冬天了。

    但那些还没屯好粮食的,少不得要受许多苦了。

    许温酒挥开复杂的情绪,带着两个女婿坐上了牛车。

    李保儿看到赵铁山挑着的担子,随口问道:

    “月娥娘,怎么买这么多粮食?这几天的粮价可不便宜。”

    许温酒斟酌片刻,还是把之前在粮食铺听到的事,和大家伙说了。

    “要是家里没粮的,还是尽早去屯一些粮食吧,不然这粮价,还得涨!”

    至于他们听不听,就不是她能左右的了。

    不过许温酒也不是太操心就是了,这个时代百姓的危机感,肯定比她这个外来户要强多了。

    果然。

    李保儿扯出一抹得意的笑:

    “俺家在秋收那几天,就把剩下的细粮,都换了粗粮。咱们村长有成算着呢,村里人有余粮的人家都换了!”

    许温酒一噎........那她家的细粮呢?

    哦!卖钱给那逆子挥霍了!

    牛车上其他人来一趟镇上后,心情都很差,一路闲聊着。

    “糙米要十文钱一斤,这哪吃得起啊,只能多买点米糠了!”

    “家里十来口人呢,就指着竟换的一百斤米糠填肚子,这个冬天都不知道怎么熬!”

    “秋种都过了三天了,还不下雨,就算撑过冬天,明年春天也都得吭树皮!”

    “前年洪涝,朝廷发了救济粮,今年要是没收成,朝廷应该不会不管吧?”

    “得了吧,朝廷的救济粮,也没比树皮好多少,要我说回家多扒点树皮囤家里还靠谱些!”M.XζéwéN.℃ōΜ

    “听说前些天,北边的陕南道天天下雨,别说庄稼,人都淹死不少,朝廷顾得过来吗?”

    “.............”

    越聊,气氛越是沉闷。

    突然,一个什么东西飞到了许温酒头上。

    她吓了一大跳,动都不敢动。

    “知林,快帮娘拿下来!”

    她到不是害怕,医学生无所畏惧!

    就是看不见,万一一个不小心捏死了糊在头上,那多恶心。

    乡下可没有这个条件,让她天天洗澡。

    顾知林连忙去捉她头上的虫子,当那虫子拿下来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