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金鳞化龙 > 第二四七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

第二四七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这一喊倒是将那白衣女子给叫醒了过来,她没想到自己情不自禁的在别人面前发起呆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位公子,这首曲子是在下听一个外族的婢子唱起的,似乎是那个种族的某一名公主所唱的。”

    孟启一时间激动起来,连忙问道:“请问是哪个种族?”其实孟启心中大约已经猜测到了,不过他还是想要再次的确定。而且,这女子的话里面的消息可不仅仅是自己以前所知道的。

    那白衣女子想了想,说道:“好像,好像是狐族吧。”

    孟启心中一凛,果然是狐族,不过,这女子所说的是公主?仙儿什么时候成了狐族的公主了?孟启可是知道,在狐族里面唯有六尾灵狐才是能够称之为王族的。而仙儿不过是三尾罢了,难道,难道那婢子便是仙儿?

    想到这里,孟启赶紧问道:“姑娘,不知那婢子身高几何,身材如何,是何相貌?”

    白衣女子皱起了眉头,不过是一个婢子,她如何让能够记得清楚长得什么样子?不过看在孟启告诉了她这首妙曲的名字,她也就想想了。

    不过想了半天,却也没有想得很清楚,不过身高之类的她倒是想起了,说道:“相貌是什么我已忘记了,不过大约比我矮了一点点。”说完,白衣女子用手指了指自己的额头,表示那婢子只到自己额头的位置。

    孟启看了看白衣女子的身高,然后与仙儿的身高比了比发现竟是比仙儿矮上一些,一时间又是颇为失望。

    不过孟启还是答谢道:“多谢姑娘告诉我这些。”说完便是轻轻施了个礼。不过那白衣女子不甚在意,摇了摇头问道:“不知这曲子是何人所写,又是何人填的词?”

    孟启没想到那白衣女子会问起这个,愣了一下,说道:“这词原是人族一位名为苏轼的大文豪所写,至于这曲却是后来写的,至于是谁在下也不记得了。不过似乎是一名名为王菲的人族女子所唱。”

    许多人到了异世界后将原本世界的词曲为自己所用,但是孟启却并没有这么一做,一来他极为欣赏苏轼的才华,二来在这样的世界中,抄袭这些词曲对于他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

    而那女子听了过后却是皱起的眉头,她从懂事一来便是极为喜欢这诗词歌曲之类的。所以许多人族当中的诗词书籍她收集的可是不少,一些出名的文豪词曲作家她也都是颇为了解。

    可是,她却从未听过苏轼这个名字,要说写出如此优美的诗词其名声早应该传遍大江南北了。

    不过,她龙宫地处东海之滨,对其余几个修仙界了解也不算很深,尤其这种在族内大人物看来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更不会去太过注意了。

    孟启白衣女子想了想也就释怀了,不过这苏轼难道只有一首词传世?会不会有更为出色的作品,想到这里,白衣女子不由得有些兴奋。

    “请问公子,这苏轼可还有其余的作品传世?”

    看见白衣女子眼中的火热,孟启不由得想起了前世有一种被称之为文学青年的人。甚至前世孟启还曾经与一个文青谈论过著名的亡国君大词人李煜。

    当时孟启的观点是极为看不起李煜的,虽然李煜于诗词上的才华确实的无与伦比,但是身为一个国君,一个丈夫,一个男人,孟启无疑是很鄙视这个家伙的。

    而且,李煜的诗词能够达至巅峰也正是因为其亡国的缘故。孟启觉得若是自己身为这样一个男人,那便是早早的死了干脆,何必活在世上一再受辱?

    而那小文青当时只用一句话便是将孟启给彻底打败,当时他是这么说的:“我宁愿用一个国家的灭亡来换来李煜的辞藻。”

    顿时孟启便是丢盔弃甲无力反抗,犹如丧家之犬一般,迅速的关掉了qq······想到这里,孟启心中一寒,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不过却是立马说道:“苏轼传下许多诗词,不过在下只记得两首罢了。”

    白衣女子听了既兴奋又失望,兴奋的是这苏轼果然不止一词传世。失望的却是孟启竟然只记得一首了。

    不过她仍然是有些急迫的问道:“还有一首是什么?”

    孟启想了想,毕竟那首词还是孟启前世上学的时候所学,如今到了这个世界数十年想要完全记起来,还真是有些困难。

    不过好在,这首词颇受孟启喜爱,所以过了一会,孟启还是想起来了。他念道:“《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lang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孟启念完之后,看向白衣女子,不过白衣女子却并没有像孟启想象中露出那般惊艳的表情,反倒是皱起了眉头。

    孟启不懂了,要论起两首词来,念奴娇与水调歌头可谓是不相上下,在各自的风格里面都是相当的出彩,为何这白衣女子却是这个样子?莫非是不喜欢这样的词?

    不过这时白衣女子却是开口问道:“小女子倒是能够听出这首词的豪迈之处却是无与伦比,但是更多的却是不甚明了。”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