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现代封神榜 > 第一六六章 悟道之始

第一六六章 悟道之始(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老祖宗是绝对不会无的放矢的!有了这个觉悟,朱君武当下便认真地问道:“老祖宗,您说的大杀劫是怎么回事?”

    李昆吾沉吟了半晌方道:“君武,此乃天机,你知道的越少越好,你只要知道,此次的大杀劫是史无前例的恐怖,不光三界六道俱在其内,就连那些物外神仙也难幸免,我们青城诸人能否扛过这次杀劫,就全系于马通此人一身了。君武,明白以后该如何行事了吗?”

    李昆吾的一番话听得朱君武一阵手脚冰凉,喃喃地说道:“君武明白了,以后君武将视马兄为亲生兄弟,真心以待,再不敢存有半点私心了。”

    李昆吾满意地点了点头,欣慰地说道:“这就对了,你现在便将那本《玉清玄洞真经》送与马小友参悟,藏珍阁内典籍太多,我怕他找不到。”

    此时朱君武哪还敢说半个不字,当下便恭声领命,去给马通送经了。

    李昆吾看着朱君武匆匆离去的背影,突然长叹一声道:“妄言天机,获罪于天,看来我老头子第四次天劫是扛不过去了,只希望后辈们争气,不要断了青城的道统,我老头子才能含笑于九泉之下啊!”

    此时马通正在青城洞中参悟之前在藏珍阁里翻阅到的《灵宝内功》。

    传说中这本《灵宝内功》乃是玄坛真君赵公明在未得道之时,每日去碧游宫聆听他的老师玉清灵宝天尊也就是那位截教之主通天教主开坛讲道时留下的修行心得,珍贵无比,只是传至现代已是残缺不全。

    饶是如此,马通依然在《灵宝内功》的只言片语中获益匪浅,之前在观想天道图时产生的许多玄奥之感,很多都在其中一一得以验证,只可惜却一直无法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修行体系。

    就在马通有些钻进死胡同的时候,洞外传来了朱君武的声音:“马兄,我是老朱啊,老祖宗让我将鄙派的最高典籍《玉清玄洞真经》送与马兄参悟,还请马兄出来一见。”

    马通闻言顿时大喜,当下便下得石床,出得洞来,冲着朱君武深施一礼说道:“李前辈和朱兄的盛情厚意,实在是让在下愧不敢当啊!”

    朱君武此时得了李昆吾的嘱咐,对马通的态度更是不同,当下连忙还礼道:“马兄太客气了,你我师门祖上本是一家,一家人就不要说两家话了!”说着朱君武便将一块玉简递给了马通。

    马通当下郑重地双手接过玉简,谁料玉简刚一入手,马通便觉触手处一片冰凉,传遍全身,识海也为之一清。

    下一刻,马通只见得眼前天降瑞彩、地涌甘泉,紫气东来,金光西至,种种异象,纷至沓来,比之观想天道图时的感觉还要来得玄妙,顿时便使得他整个人进入了恍恍惚惚、如痴如醉的空明状态。

    朱君武眼看着马通只是刚拿到《玉清玄洞经》的玉简,还未及参悟呢,便似乎神奇地进入了修道之人百年难遇的“悟道”状态,当下不由得心中暗自惊叹:这马通果然福缘深厚,不愧是老祖宗口中那遁去的一!

    要知道马通此时的状态跟观想天道图的时候一样,已经不是普通的入定,而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修炼状态,这种状态被修士们称为悟道。

    具体说来,“悟道”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修士对大道的感悟,增进修为,参悟神通,磨砺元神,对于修士而言,简直就是全方面的升华,终身都受用不尽!

    悟道这种状态很难出现,若无机缘,就算你修炼百年,也不见得能进入这种状态一次,青城派虽有天道图这样的至宝,历史上却也只有寥寥几位数人能够通过观想,勉强进入过悟道状态,其中也包括朱君武自己在内,可以说无一不是惊采绝艳之人!

    像马通这样不到几天的工夫便两次“悟道”的情况,朱君武别说没见过了,就连听都没听过,嫉妒到两眼通红的朱君武甚至都有上前踹马通一脚,把马通从悟道状态中踹出来的想法了,可是想了想还是算了,毕竟以后青城派没准还真要靠马通这个妖孽来拯救呢!

    想到这里,朱君武干脆也不走了,挑了一个离马通不远不近的地方盘膝坐下,也开始打坐用功起来,一来是可以帮马通护法,二来是朱君武也想沾点马通“悟道”的光。

    要知道修士在悟道的时候,可是跟天道最为亲近之时,不光是悟道者本人受益匪浅,就连靠近悟道者的人,在修行之时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通静静地站在原地,经过了开始的种种幻象之后,他恍惚间听到一个如同大道圣歌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原夫一炁蟠集,溟溟滓滓,窅窅莫测,氤氲活动,含灵至妙,是为太乙,是为未始之始。始也,是为道也,故曰无始。”

    “夫天地之有始也,一炁动荡,虚无开合,雌雄感召,黑白交凝,有无相射,混混沌沌,冲虚至圣,包元含灵,神明变化,恍惚立报,是为太易,是为有始之始。始也,是谓道生一也,是曰元始。”

    “夫天地之太极也,一炁斯析,真宰自判,交映罗列,万灵肃护,阴阳判分,是为太极,是谓一生二也,是曰虚黄。”

    “阴阳既判,天地位焉,人乃育焉,是谓二生三也,是曰混元。”

    ......

    “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生身处,复命关,金丹之母,玄关之窍,凝结之所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