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软饭硬吃[重生] > 第105节

第105节(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饶是如此,四个人用两个充电宝,还是很紧张。

    修电路的人进不来,这波停电不知道要停到什么时候,大家都不敢摸手机,找邻居大伯要了副扑克牌,蹲在屋里打牌打发时间。

    期间,许清和还收到裴晟烨的信息,问他几点的飞机。

    许清和老实回复:【下大雨,山路泥石流,出不去,今天回不了。】

    【裴:……】

    【裴:沈东有没有跟着你?】

    【许呵呵:有的有的,放心。】

    【裴:定位发来】

    【许呵呵:你不会是又想搞个直升机过来吧?别想了,这里到处都是山,下不来。而且,下着雨呢,别折腾】

    【许呵呵:我就是被困住,现在蹲屋里打牌,安全地很呢。】

    【裴:发来,有备无患。】

    许清和无奈,只得将定位发了,然后叮嘱:【别过来啊,这边山路危险。】

    【裴:嗯。】

    半下午的时候,眼看停雨无望,村子里也没收到清好路段的通知,几人穿着张哥送来的雨衣,去村子的水井提了几桶水回来,好歹能擦洗一下。

    到了傍晚,雨势再次加大,哗啦啦的,仿佛天上破了个口子,往下拼命灌水。

    别说工作人员了,连沈东都开始担心了,不停翻看天气预报。

    下雨无事,又不能玩手机,大家早早睡觉。

    后半夜的时候,大家被剧烈拍门声吵醒。

    沈东第一个起来,跑过去开门。

    “快,赶紧起来。”这几天颇为照顾他们的张主任抹掉脸上水珠,拿着大喇叭,急慌慌地喊,“穿雨衣,带好贵重东西,马上跟我走。”

    雨声混着说话声,听不清楚。

    许清和刚起来还有点迷糊,隔着房门问:“怎么了?”

    沈东沉着脸,小跑回来:“快点,县里发紧急公告了,上游突发洪水,不到一个小时就要到这里了。”

    许清和:“!”

    几人匆匆穿上雨衣,拉上行李,飞快出门。

    几名村里干部都拿着大喇叭逐一拍门喊人,村里到处乱糟糟的,说话声、催促声,还有小孩哭声,混着雨声,吵杂不堪。

    许清和几人不敢多停留,拉着行李箱朝着张主任指点的方向飞快前进。

    路上,越来越多人汇集进来,老的少的,拖家带口的,撑伞的、穿雨衣的,抱孩子的、扶老人的……挤挤攘攘,慌乱前行。

    大喇叭里,当地乡话不停。

    许清和只大概听出“不要慌”、“不要着急”、“党和政府不会丢下我们”之类的话。

    出了村,大家一起往山上走。

    山路湿滑,又下着雨,所有人速度慢了下来。

    急得村里几名干部在队伍前后来回奔跑,怼着大喇叭连声催促。

    许清和翻出手机,一手挡着雨水,一手戳开微信,想发个信息,却发现没网了。

    他低咒了声,咬牙收起手机。

    前边有人摔倒了。

    旁边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登时哭起来:“孩子他爸,别拿了。”

    摔倒的年轻小伙爬起来,迅速收拢掉下的东西,道:“我没事,这些可不能扔,等这场雨过去,都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省着点。”

    许清和望过去,昏暗的手电光线里,黝黑的小伙手提肩扛,带着满满的箱笼,衣物被子几大袋,背上大竹筐用雨衣盖着,依稀能看见几个小电器……让人惊叹,一个人身上怎么能挂上这么多东西。

    那年轻妈妈哽咽:“给我两袋,我能背。”其实她身上已经背了一箩筐的奶粉尿布,手里还抱着个胖娃娃。

    小伙安慰她:“我可以的,你抱好丫丫。”

    年轻妈妈呜咽:“都怪这场雨——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发洪水了呢,咱地里的粮食怎么办?家里的东西怎么办?这以后的日子怎么办?”

    半夜被叫起来,大家着急着慌收拾东西逃命,压根没来得及想这些东西,如今有人提起,悲伤情绪立马开始蔓延。

    跟在后边的村主任一直忙前忙后,连家里也顾不上,也就上了山,才从家里人手里接了点东西,听到这话,也有些低落。

    正当这时,后边突然有人大喊了句:“水来了!!”

    大家下意识停步,回头往山下望去。

    雨夜里,因家家户户手里各式各样的光源,近处不说亮如白昼,起码雨丝可见。但光线仅限跟前,离了人群,远处全是如墨漆黑。

    而山下方向那片漆黑中,不知何时冒出粼粼银光,安静无声地蔓延过他们方才经过的坡下路。

    倘若他们慢个十来分钟,这波水……

    一时间,林子除了雨水敲打林叶的沙沙声,就只有众人的恐惧和后怕。

    “快走!”大喇叭陡然响起,张主任嘶哑的声音,“雨又大起来了,水还会涨!!快走!”

    口音很重,许清和几人却也能听明白。

    大家倏然回神,急忙回身,继续往上爬。

    老的少的,除了步伐蹒跚的老人和幼童,所有人全都手提肩扛,带着家里的家当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