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重生1984老婆孩子热炕头 > 第4章 收获野鸡与飞龙

第4章 收获野鸡与飞龙(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浑江市白松县这边,冬季是非常漫长的。

    一年差不多有7-8个月的时间都是冬季,夏季非常短,就只有半个来月,剩下的时间是春季和秋季。

    背着猎枪,拉着爬犁走在林海雪原里边,许大海一时间感慨万千。

    “人在辽阔的大自然面前,真的是像蚂蚁一样啊,嘶~景色真美啊。”

    许大海踩着厚厚的积雪,不时的找位置埋夹子。

    落雪后山林里边动物的食物也在减少,正是打猎的好时节!

    与后世不同。

    在1984年,政府是鼓励村民们狩猎的!

    像野猪群,黑瞎子等等经常下山祸害农民的庄稼,狩猎不仅可以减少农民的损失,还能让农民们补充肉食。

    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县里的收购站会收购野味儿。

    把野味儿处理之后卖到国外,能赚取宝贵的外汇!有了外汇就可以买国家急需的机器设备,生产线啥的了。

    这个年代的国家是非常缺外汇的,谁能创汇,那就是政绩,提拔官员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

    所以很多地方都是削尖了脑袋的搞外汇,绞尽脑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很快。

    当许大海把最后一个夹子埋在雪里,并且放上几粒麦子后,直起了腰。

    “这林子里边可是有不少好东西的啊,狍子,野鹿,黑瞎子,野猪等等,打到一头就能换不少钱!”

    把夹子全部下好之后,许大海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从肩膀上卸下猎枪打算在山林里转转。

    如果能打到什么活物就最好了。

    呼呼呼~

    冷风掠过松林,雪花飘飘,一阵阵鬼哭狼嚎的声音在周围响起来。

    “咯吱咯吱~”

    踩着厚厚的积雪在山林里走着,偶尔有灰鼠子从树洞里钻出来,抱着松树树干,瞪大眼睛好奇的瞅他。

    “嘿!你瞅啥?滚犊子!”

    许大海笑着攥了个大雪团子,嗖~雪团子出手,砰~直接砸在了树干上。

    “吱吱~”

    吓的灰鼠子直接钻回树洞里去了。

    树洞里有大量香甜的松子,那是秋天的时候,灰鼠子一点点搬回去的,是他们过冬的食物。

    如果自己的食物吃完了,他们就会去抢别的灰鼠子的食物,库库干架。

    哦,灰鼠子是松鼠的一种,全身呈灰色,大尾巴甩哒甩哒的。

    许大海觉的有时间可以逮一只回去给小婷子玩儿。

    “灰鼠子的皮也挺值钱的,就是我没带弹弓啊。

    用猎枪的话威力太大,整只灰鼠子都会被打碎的,皮子也就不值钱的。”

    半个小时后。

    突然。

    许大海在一处石砬子旁边的向阳面缓坡,看见了野猪的脚印!

    脚印杂乱的很,深浅不一,大小不等,粗略估计是有6-7头野猪留下的。

    “野猪群!?好事儿啊,哪怕打死一头也好啊!”

    许大海眼睛放光,迈开大步叉子赶紧追。

    一连追了两个多小时,天色快黑了啥也没追到。

    许大海暗道可惜,不过也知道这也算是正常的,只能回到山脚找到爬犁拉着回家了。

    毕竟有的野猪群受到惊吓后能跑半天,追不上也没辙。

    屯子里虽然通电了,但是球形灯泡的度数小的很,啪嗒~拉下灯绳后,屋子里依然昏黄昏黄的。

    窗外寒风呼啸,吹的板杖子,柴火垛等等发出呜呜呜的响声。

    吃完饭后洗了脚,把土炕烧的暖烘烘的,一家三口很快就睡觉了。

    许大海还惦记着打猎的事儿呢,打算明天再去山里溜达一圈儿。

    半夜里。

    肥肥的大橘猫小心的钻进了许大海被窝里,他撸了撸她,就任由她去了。

    第二天一早雪停了,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连晾衣绳上都落着厚厚的积雪。

    许大海连早饭都顾不得吃,赶紧背着猎枪去了一趟山里。

    没成想真的夹到野鸡了!

    “除了两只野鸡,还有一只飞龙呢啊!!飞龙可是好东西啊!”

    许大海兴奋的不得了。

    野鸡的羽毛艳丽,能飞,也更重一些,两只野鸡估摸着一共有斤多。

    飞龙是花尾榛鸡,肉质鲜嫩,名气很大,虽然个头比野鸡要小一圈,但许大海估摸着价格要比野鸡贵。

    许大海提着三只活物回到了屯子,只有少量比较勤快的人家的烟筒往外飘着炊烟。

    大部分人家还没起呢。

    偶尔看到早起的村民,许大海也笑着搭句话:“叔,铲雪呐?”

    “嗯呐,你这是打猎去了?”

    “是啊,运气好逮住两只野鸡,叔,你要吃不?”

    “不吃不吃,别走了,在俺家一块吃点吧,咱爷俩一块喝点儿。”

    许大海自然是婉拒了,对方也只是客套两句而已。

    回到家吃了饭,许大海把家里院子里的雪都铲了,才边给二八大杠后胎打气边道:

    “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