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抗战:我的士兵都能变强 > 第202章 胜利来临之前,接连反攻

第202章 胜利来临之前,接连反攻(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相较于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战略撤退,张岚清的兵力能打出攻城略地的大捷,确实是有点出乎意料。

    事实证明,只要铁了心想打,只要敢把精力放在军队上,小鬼子也并非不可战胜。

    怕就怕,有些人用过去的思想跟理念,重用资本,垄断买办,妄图用这种方式去拯救破败的战区。

    纯粹是异想天开,花费多少精力,达成多少效果。

    这是有一杆标尺摆在那的,问心无愧者,均能问天地无愧。

    收复庐州,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直达长江,用炮火覆盖河道。

    过往的商船、运输船都将处在炮火打击之下,只要张岚清愿意,可以封锁长江北岸地带,遏制鬼子11军的后勤。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想的,拿到巢湖地区的控制权后,兵力便一步步向南逼近。

    新四军等游击势力也纷纷出手,寻找可用的战机作战。

    王国兴骑兵军涌动,利用机动兵力,拦截住大批的伪军,缴了他们的械,马上要45年了,伪军若还看不清局势,纯粹是自己找死呢。

    除了城市内的伪军头子,还上赶着巴结日本人外,其余的都在谋求后路。

    部队攻势凶猛,势如破竹一般,拿下了了庐州全境。

    这亦是正面战场上,难得的一次胜利。

    今年的抗战突出一个艰难,正面战场接连败退,敌后战场及国际战场则势如破竹。

    这里边不乏有避战保存实力的嫌疑,也有实力不足,兵员损耗严重的过失,更有骄兵悍将已经坐享胜利的心态。

    受苦的除了底层士兵,还有无数的平民群众,炮火弥漫数个省份,让几千万人遭殃。

    至于那些高高在上的高层军官,依然坐在了重要位置,不曾受到丝毫的影响。

    张岚清司令部内,军官们总结攻城的经验,认为当趁机收复更多的地盘。

    三大集团军整编完毕,又更换了美械武器,增加了火炮团,战斗力提升极大。

    “司令,我军士气浓郁,可向东亦或者向北,拿下更多地盘,收复失地,还百姓一个青天。”

    张岚清看向地图,第一战区的地盘不小,且已经跟日寇多个师团对峙,不管是往北还是往东,都有进击的空间。

    “向南抵近11军,肃清沿线的据点炮楼,向北肃清日伪军,向西清扫铁路沿线据点。”

    南北东西全部出兵,先解决匪患,再解决日寇,肃清地方才有精力攻占更大的地盘。

    北部沿京汉铁路反攻,东部沿津浦铁路线,围堵蚌埠、徐城等重要城市。

    南部则牵扯11军精力,策应国军作战。

    日寇的进攻姿态终于进入尾声,国军亦发起大规模的反攻,收复丢失的部分地盘。

    战火持续,而中原则进入交战的高潮。

    张岚清三个集团军的兵力,势如破竹一般,突破日寇的封锁线。

    铁丝网、堡垒、炮楼被接连轰炸干净,飞机先进行轰炸,再以火炮洗脸。

    两轮轰炸下来,鬼子守军伤亡惨重。

    即便调集了师团级兵力,也仅仅依靠城市坚守,失去了出城野战的能力,也打不过张岚清的数倍军队。

    三十余万的精锐士兵,向多个方向压进,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从地图上看去,宛若条条长龙。

    枪炮响彻平原,第一战区的旗帜不断的插在收复的城池上方。

    除去重要城市外,多个县城、乡镇被军队拿下。

    形成包围的姿态,封锁日寇三个师团。

    “出尔反尔,张岚清出尔反尔。”

    刚刚晋升为派遣军总司令的岗村勃然大怒,他徐城、蚌埠的三个守备师团,被张岚清连根截断。

    层层包围了起来。

    想要解救,必须抽调师团过来帮忙,但华北地区哪还有可以抽调的师团。

    仅有几个大队,几个联队级别的机动兵力,送上去那不是找死呢。

    围困多日后,开始攻城。

    津浦线战火弥漫,日寇不得不从13军、第一军、12军抽调兵力,支援津浦线。

    三方兵力汇合,与张岚清的集团军血战。

    鬼子玉碎冲锋的姿态再一次吃了亏,面对凶狠的火力,依然采用过时的战术,白白的增加伤亡。

    能看到重机枪扫射,将大片的鬼子扫射成碎片。

    血肉之躯在重机枪面前脆弱的跟白纸一样,而重机枪俗称战场的绞肉机。

    白磷弹从半空落下,炮弹呼啸着,蔓延成大片的火海。

    对日寇的杀伤力极大,随后又有榴弹炮,呈密集的火力,向作战区域覆盖。

    一发炮弹的爆炸范围就有足球场那么大,几百发炮弹齐射,将一片区域化为死地。

    打不过,根本打不过。

    日寇伤亡极大,支援的兵力损失殆尽,战场上遗落大量的军火弹药,还有数不清的尸体。

    鬼子横七竖八的躺满了地面,狼藉之中,尚有没死透的,还想端着枪进攻。

    被过来清扫的士兵发现,以手枪击毙。

    人间炼狱不过如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