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 第十六章 蔡邕与徐荣

第十六章 蔡邕与徐荣(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八月三十日一早,在获得袁隗支持后,董卓急不可耐的召集了所有大臣,商议废立之事。

    早就已经有所准备的卢植等人立马表示反对,“天子无错,不可废,望司空三思。”

    董卓瞪了卢植一眼,“当今天下动荡不安,正需明君治世。我为天下计,废昏立明,正是效仿伊尹、霍光的义举,何需三思?”

    卢植不为所动,“据《尚书》记载,太甲昏庸,受商汤托孤的伊尹才把他放到桐宫悔过。昌邑王即位过了二十七日,就犯下一千多条罪状,受命托孤的霍光才被迫他废黜。如今天子虽然年轻,做事却没有过失,并不能把这两件事拿来对比吧。”

    这时城门校尉朱儁也悠悠开口道,“天子乃先帝嫡出,实在是没有废立的理由啊。”

    董卓听着卢植、朱儁的话,气的吹胡子瞪眼。

    左一个托孤、右一个受命,这是在暗戳戳的点谁呢?

    还什么先帝嫡子?先帝想立的是谁洛阳百姓都知道!

    “哼,此事太傅已经同意了,诸位不必多言!”

    语毕,董卓转身看向一旁假寐的袁隗,“太傅可以表态了。”

    卢植、朱儁、杨彪等大臣闻言,齐刷刷看向袁隗。

    袁隗暗叹一声,果然还是没有躲过啊!

    袁隗虽然迫于董卓的逼迫答应了废帝之事,但他也不想和这败坏名声的事扯上太多的关系,最好给人一种自己是被逼迫、无奈之下的行为,如此袁家的声望才能继续保持。

    但很明显,董卓不给他置身事外的机会,硬是逼迫他在百官面前表态。

    袁隗垂下眼眸,不让人看到他的表情,缓缓开口道,“陈留王确实更加贤明,废立之事,就由董司空所言吧!我老了,还想多活几天,就不馋和了。”

    听到这话,满朝大臣神态各异,卢植愤恨不已,死死盯着袁隗。

    袁次阳,你枉为太傅!

    袁隗闭目养神,对于外事不做理会。

    董卓也不在意,笑盈盈的看向卢植,“卢尚书,你听见了?如今你还反对废帝吗?”

    卢植脖子一梗,向着董卓一拜,“望司空与太傅三思,国家正值动荡,不宜行废立之事啊!”

    董卓闻言大怒,拔出佩剑指着卢植骂到,“卢植匹夫,你是要和我作对吗?”

    于此同时,董卓身后的吕布也握紧了方天画戟,一双虎目瞪向卢植,大有董卓一声令下就扑上去一戟捅死卢植的样子。

    被董卓和吕布的威势吓住的大臣,顿时惶惶不安,担心董卓大开杀戒。

    这时在人群中的蔡邕叹了口气,鼓起勇气走了出来,对着董卓施礼后劝阻道,“司空息怒,卢尚书乃是海内大儒、名满天下,如果仅仅因为政见不合便将其杀害,恐怕会让天下人误会司空啊。”

    对于董卓这样凶残蛮横的人,蔡邕其实也很是畏惧,毕竟征辟自己的时候明晃晃的用灭族来威胁的,也是独一份了。

    虽然到了洛阳后,董卓对自己很是礼遇重用,先任代理祭酒,接着举为高第,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又升任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

    但蔡邕对董卓还是有所畏惧,不敢触怒对方。

    如今硬着头皮替卢植求情,完全是因为自己和卢植的交情,不忍心看着他死罢了。

    想来,董卓总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就迁怒于自己吧?

    果然,听到蔡邕的劝阻后,董卓将佩剑收回,沉默片刻后还是饶了卢植一命,“卢尚书年老无能,现在免职,你给我滚出去!”

    卢植抬起头想要说些什么,却被朱儁用眼神示意阻止了。

    最终卢植什么都没有说,长叹一声后落寞的转身离开了朝堂。

    董卓见碍事的人已经走了,于是又用眼神威逼着诸位大臣表态。

    “公伟,废立之事你怎么看?”

    朱儁默然,“在下支持。”

    “好,那么太中大夫呢?”

    杨彪看了一眼依旧假寐的袁隗,叹了一口气,对着董卓施了一礼,“望司空善待废帝。”

    “哈哈,这是自然。”董卓摸着胡子开怀大笑,“既然事情已经定下来了,那就两日后正式废帝,为国家选立明君!诸位都要到场啊!伯喈你随我来!”

    说完,董卓带着吕布转身离去,蔡邕也不得不快速跟上,只留下面面相觑的诸位大臣。

    在董卓定下废立之事时,城外的军营中正热火朝天的讨论大比的事情。

    徐荣是辽东人,能射善骑、有统兵作战的能力。

    但他的出身很低微,在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的大汉朝廷,很难有出头之日。

    为了实现振兴家门的抱负,徐荣抓住了何进整编军队的机会,顺利进入了北军五营。

    但没等他施展抱负,大将军何进就死在了宦官的手中,然后董卓又收编了北军。

    这一切的变化太快,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不过思考后徐荣觉得,幽州和凉州虽然是一个关东、一个关西,但自己和董卓都是边郡武人,应该能够相互理解。

    就在徐荣想着要去主动拜访董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