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人在三国当小说家 > 50.李儒李文优

50.李儒李文优(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武松看着王婆喝道:“兀那老猪狗听着!我的哥哥这个性命都在你的身上,慢慢地去问你!”

    回过脸来看着潘金莲骂道:“你那淫妇听着!你把我的哥哥性命怎地谋害了?

    从实招了,我便饶你!”

    潘金莲道:“叔叔,你好没道理!

    你哥哥自害心疼病死了,干我甚事!”

    说犹未了,武松把刀直接插在了桌子上,用左手揪住那妇人头髻,右手劈胸提住,把桌子一脚踢倒了,隔桌子把这妇人轻轻地提将过来,一跤放翻在灵床子上,两脚踏住。

    右手拔起刀来,指定王婆道:“老猪狗!你从实说!”

    那婆子只要脱身脱不得,只得道:“不消都头发怒,老身自说便了。”

    武松叫土兵取过纸墨笔砚,拍在桌子上,把刀指着胡正卿道:“相烦你与我听一句写一句。”

    胡正卿哆嗦着道:“小人便写。”

    随即讨了些砚水,磨起墨来。

    胡正卿拿起笔,拂开纸道:“王婆,你实说!”

    ……

    武松将那潘金莲的人头包在布中,一路直奔西门庆药铺前来,看着主管唱个喏:“大官人宅上在么?”

    主管道:“却才出去。”

    武松道:“借一步,闲说一句话。”

    那主管也有些认得武松,不敢不出来。

    ……

    武松从那主管口中得知了消息之后,径直奔到狮子桥下酒楼前,便问酒保道:“西门庆大郎和甚人吃酒?”

    酒保道:“和一个一般的财主,在楼上边街阁儿里吃酒。”

    ……

    正是:

    古今壮士谈英勇,猛烈强人仗义忠。

    毕竟武松对四家邻舍说出甚言语来,且听下回分解。

    随着这句话落下之后,刘安手中的醒木猛地一敲桌子,随后站起身来,对着众人道:“好了各位,今日的书就说到这里了。

    大家想来也是饿着肚子听书的,不如就在这客栈之中吃上一顿吧!”

    说完这话,刘安就是手持折扇向着二楼而去。

    但还不等刘安迈步离开,一道声音突兀的响起。

    “刘先生且慢!”

    刘安听到声音,扭头看向了对方,发现对方乃是一身穿儒袍的青年汉子,不由的来了兴趣。

    毕竟这个年代但凡穿儒袍的,都不是简单人物。

    “不知道兄台有何指教?”

    刘安抬手制止了典韦与关羽二人要阻止的动作,折扇开合之间,开口说道。

    “在下乃是冯翊郃阳李儒李文优。”李儒先是对着刘安行了一礼,随后自报家门。

    刘安听了这个名字,心中一个激灵。

    李儒啊!

    这可是东汉末年鼎鼎大名的毒士。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演义之中,都是一个不能躲过去的人物。

    可以说,董卓所有的霸业实际上都是在得到了李儒之后才开启的,要不然董卓还只是袁家的一条看门犬,哪里有机会霸占洛阳之地。

    不过这李儒怎么会在司隶,这家伙不应该是在西凉么?

    这些念头一闪而过,刘安很快就是将其抛之脑后,反正如今人才已经到了眼前,可是不能让其离开了。

    随即刘安就是对着李儒回了一礼,开口说道:“刘安刘长宁见过文优兄!”

    刘安在说完这句话后,又是紧接着开口道:“不知道文优兄有什么事情要询问的?”

    此时的刘安确实对李儒叫住自己很感兴趣,因此开口问了出来。

    虽然刘安更想的是与李儒去楼上的包间详谈,但看着这一屋子的听众,口中的话也就是直接说了出来。

    李儒听了刘安的询问后,也没有客气,直接开口道:“刘先生,您这一部《隋唐》之中有着十八路反贼七十二路尘烟。

    而这部《水浒》也是不断的描绘着无数的草莽豪杰。

    刘先生是不是在比喻如今的大汉朝堂?”

    刘安一听这话,不由的一愣,他是如何也没有想到李儒竟然会问出这种话。

    伴随着李儒这话一出口,一时间,整个客栈也是陷入了寂静之中。

    没办法,李儒这个问题太大胆了。

    关羽以及典韦两人皆是双眼赤红,就要站起身来将李儒给扔出去,甚至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将其给弄死。

    不过还不等关羽以及典韦二人有什么动作,刘安已经伸手将其二人给制止了下来,口中更是开口说道:“文优兄说笑了。

    刘某说的是话本,讲的是隋唐宋,何时说过这是大汉。

    想来文优兄不知道吧,刘某乃是中山靖王之后,虽然是家道中落,但也算是汉室宗亲。

    作为刘家男儿,如何会诅咒我大汉江山呢?

    刘某不知道文优兄是从何处听来的这种论调,但今日刘某要好好的给文优兄说一下,刘某的话本就是话本,不过是一个故事罢了。

    如果刘某的话本是真的,那么史书算不算也是在比喻呢?

    毕竟史书之中可是有着商代夏、周代商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