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 15 第 15 章

15 第 15 章(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于家堂屋里于承终于出声了,“读完初中就去宣传科上班,这不是你自己的谋划么?你为此都忙活几年了。”

    于朵道:“我开始谋划这件事的时候,还没有恢复高考呢。现在我说的也是如果明年这个工作落空的话,我要去读高中。”

    她不闹这一场给自己争取利益,万一工作真的落空,难道给他们一家四口继续当保姆啊?

    而且还要落得一个是他们在养她,她在家吃闲饭的名头。

    那几时是个头?

    二姐的做法她觉得挺好的,而且行之有效。

    要不然二姐这么回家,又找不到工作,日子可不会这么好过。

    有人去把管院吴大妈叫了过来。

    这大院里哪家有纠纷,或者哪几家之间有纠纷,都是找她的。

    她管不了的事再上报给居委员甚至派出所。

    但邻里纠纷、家庭纠纷通常在管院这里就都解决了。

    各个大院选的管院都是自己比较有威望或者儿女事业比较好的。

    吴大妈是兼而有之。

    她自己处事公道,儿子年纪轻轻已经要考五级焊工了。

    吴大妈已经听人说了于家三兄妹纠纷的由来,心头有数了。

    老于家老两口肯定留得有钱,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个年代的老人,还是双职工的,肯定是按月要存一笔钱作为家庭保障的。

    但当年于凌参加了丧礼不能久留,于朵还是个没到十岁的半大孩子。

    那钱就被于承小两口都拿着了。

    不然,他们也不可能一次性拿出400借给邱家。毕竟自家还要留些备用的不是,出了急事全靠临时去借钱可不成。

    他俩的工资也是这两年考级过关、工龄又上去之后才涨起来的。

    现在,这姐俩闹着要分一份,也不是完全说不过去。

    就算大头归儿子,女儿也得有一份嫁妆啊。

    尤其于朵读书的钱是该给的。

    哪怕于老头两口子都重男轻女,他们活着也该是这个章程。

    于鹏和娜娜本来在院子外头的空地上跟小伙伴们玩耍,听说家里又吵起来了赶紧跑了回来。

    跟吴大妈差不多是前后脚进的家门。

    吴大妈进去一看,于家四个大人脸色都不大好。

    她再看看桌上,还摆着三菜一汤呢。里头还有个腊肉是荤菜。

    “这怎么饭都没吃完又吵起来了?要不,先把晚饭吃了。趁这个时间,也都冷静一下。”

    于承勉强缓和了表情道:“吴大妈要不要一起吃点儿?”

    吴大妈摆手,“不用,我刚吃过。吃多了要积食的。我在院子里站会儿就是了。”

    “那我们就不让您了。新梅,你给吴大妈倒杯水。你们两个,出去玩儿。”

    后头两句是对两个小的说的。

    邱新梅用眼神示意两个小的出去,然后起身给吴大妈倒水。

    吴大妈喝了一口放下,然后出去庭院里向隔壁几家了解更多的情况。

    她是住在后面一进院子的,就听到前头有点吵吵闹闹的。不像前院的人听得这么真切。

    大家也只是把听到的告诉她,别比去通知她的人多说多少。

    杨大妈说过道:“无论如何,于朵读书的钱肯定得给的。她要是能考上大学,我看老于两口子在天有灵知道了,也得乐坏。”

    再是偏心儿子,如果知道家里有孩子能考上大学,肯定是非常高兴的啊。

    老于头如果还活着,知道恢复了高考,一定会供于朵上高中的。

    于朵那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不容易啊!

    对门周大妈等人也纷纷点头,“就是、就是。”

    于朵小小年纪就拎着菜篮子或者带着做针线活的笸箩跟着她们这些大妈混了。

    又懂事又有礼貌,手脚还勤快!

    她们做什么手工活贴补家用,如果是不上学的时候也都把她带着。

    反倒邱新梅总是嚷嚷上班累,回家很少做家务,她们有些看不上。

    还有于承也是这样,他更是什么都不干。

    那家里如果没有于朵,他们也这样啊?

    双职工家庭、家里没人帮衬的,人家回家一样要做饭、洗衣服、收拾家里......

    吴大妈道:“放心,既然于朵有这个意愿,我一定尽力给她争取的。”

    屋里两个小的有些无所适从。怎么好像这一回小姑也跟大姑站一块儿去了?

    于朵对他俩挥挥手,“玩你们的就是了,大人有些争执而已。与你们不相干的!”

    于鹏道:“小姑,你不也是小孩子么?”

    于朵道:“我到底是你们的长辈啊。而且,我这不马上可能要满16岁参加工作了么。从现在起,我应该算大人了。”

    如果有大人可以依靠,会替她争,她也乐得当小孩子啊。

    “哦。”于鹏想了想也没别的办法,看爸妈也是这个意思,便照大人说的照旧领着妹妹出去玩了。

    麻利吃过,于朵习惯性的起身收拾碗筷。总不好让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