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大唐,以德服人 > 第086章 三代之治

第086章 三代之治(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我不信!把艾草带去,再从最外面的一颗树开始砍伐,遇到太阳毒辣就放火烧林。

    我就不信了,小小的山林还能挡住百姓们种地的信念。”

    话落,李承乾看向苏良嗣,语气带着不容置喙:

    “记住!遇到灾情就去砍伐山林修路,农闲时就去烧毁瘴林修路。

    我要让交趾彻底成为中原粮仓,要让夷人全部去种地。

    躲在山上的百姓要想办法让他们下山种地,住在海边的也要让他们在捕鱼后去种地。”

    “是!必不辜负殿下期待。”

    李承乾满意点点头,随后目光转向孙思邈:

    “药王,还有一事要拜托你,此事我会让全长安医师辅助你。

    你所需要的东西,东宫也会不遗余力的帮助你。”

    孙思邈神色一凝:“殿下请说!”

    “编撰一部医书,一部可以让天下万民都能受益的医书。”

    李承乾神色肃穆:“遇到咳嗽、积食、水痘,百姓一看到医书便知道该怎么做。

    该用什么药、如何煎药,草药长什么样。”

    “殿下,个人身体不同,用药需谨慎,此事很有可能会害死他人。”

    李承乾沉声解释:“大病不用记录,只要编撰一些常见的小病和幼儿常见之症。

    我会在每个乡里培养一个医师,专职治疗这些小病,这些医师会统一到各州县学习后,考核通过者会回乡担任医师。

    药王只需编撰出可用的医书,教导医师一事自有专人负责。”

    孙思邈心动了,他一心想要编撰医书,编撰医书的目的也只是想救更多人。

    可他也明白,这事一旦没做好,那死的人可不是一個两个。

    李承乾看到孙思邈的顾虑,再次出声劝说:

    “做任何事都有风险,不能因为有风险而不去做。

    商鞅变法很有可能导致秦国覆灭,可秦孝公还是做了。

    秦国国君一代代改良秦法,最终统一天下。

    我们总要开个头,让后来人去慢慢改良,最终让天下万民受益。”

    孙思邈沉默片刻后,脸色变得坚定:

    “贫道愿意尽自己所能,编撰出医书,让天下万民受益。”

    有了孙思邈这句话,李承乾心中顿时一松,有了大唐版《赤脚医生手册》,他的计划便能更进一步。

    还有历书,这需要李淳风出马,不过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而且还需要另外一本书的配合。

    孙思邈离开斧人馆后,李承乾淡淡出声:

    “苏兄,如今大唐人口稀少,不过随着和平日久,人口会快速上涨。

    为了应对人口上涨,粮食产量是第一要务,交趾此地是重中之重。

    那地方叛乱频发,虽没出过大乱,总会影响到百姓生产。

    那地方不用实行租庸调之制,一年两税,夏税用于雇佣百姓修路,秋税用于修建城墙和教化。”

    “不用送到长安吗?”

    “不用!”

    李承乾脸色不变:“朝堂上有我,你无需担心。

    你只要安心治理交趾即可,先治民生产使他们吃饱穿暖,而后让当地民风向大唐靠拢,期间若有阻拦者当杀则杀。”

    “臣明白!恩威并施,让交趾郡百姓归化!”

    “没错,去之前到王七哪里领一份竹纸制作配方和木制印刷术制作图纸。”

    刚说起王七,王七的身影便出现在李承乾眼中。

    “太子殿下,孔祭酒求见!”

    ???

    李承乾一脑袋问号:“这老家伙怎么来了?他又不是东宫官员,来找我作甚?”

    话虽这么说,李承乾还是快步赶往丽正殿面见孔颖达。

    “孔祭酒,多年不见可想死我了,每次想起当初伱教导的场景,我就悔不当初。”

    孔颖达根本不信李承乾鬼话,规规矩矩行礼后,缓缓说出来此原因:

    “敢问太子殿下,朝廷能否印刷一批《五经正义》下发于各地州县学?”

    “小事!等灾情结束后,我会下令让人印刷。”

    说完,李承乾嘴角微微上扬:“孔祭酒,别跟我说,你来此就为了跟我说这话。”

    “听说太子妃在弘福寺为善行刻碑立传,臣想请太子妃收回成命。”

    “原因!”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若刻碑立传,他日定有人为了名声而去为善。”

    李承乾点头表示赞同:“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怕有人为名而去为善。

    若有天其名声满足不了他,此人便会升起怨气,甚至有人为了为善而去作恶。

    不尚贤、使民不争,是这意思吗?”

    “太子殿下英明!向善风气只能从上到下慢行,不能一蹴而就。”

    “呵呵!”

    李承乾轻笑出声:“当初劝谏我时候,你们怎么就没想过这句话?

    我到现在还在想,你们如此正直无私,到底是做给阿耶看的,还是本身就是这种性子。

    你回去吧!此事不会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