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旧木逢春 > 第二百三十三章 文物局 有事相求

第二百三十三章 文物局 有事相求(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大春没打算理他,对肖厂长点了点头,“今天的货做完没有?能按时发吗?”肖厂长马上回答“昨天夜里已经赶制出来了,就是新来的学徒有点手生,差了点尺寸。.我已经修改好了。”

    大春满意地点点头,“给客户的货,一定要保质保量。你的本事不差,但也别太累了。”说完他抬脚就往办公楼方向走去。

    那个年轻人被大春闹了个没脸,更是气急败坏,刚想要上去拉大春,就被那老人拽住,“张扬!你消停点!你要是继续这样,就赶紧回去找你父亲去!”

    “陈先生,请留步。”中山装的老人说话中气十足,礼貌的上前对着大春说道“初次见面,我是左向阳,学生没有礼貌,您别见怪。”

    见老人礼貌伸出手,大春也伸出手和老人握了一下,“左老。”

    昨天大春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个左向阳是国家文物局的领军人物,一直立志于保护国家物质文化遗产,也为文物修复做出许多杰出的贡献。

    看到这些,大春不免的对他敬佩,说话也客气了起来。

    左向阳一听大春对自己的称呼,也觉得奇怪,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应该从没见过自己才对,“陈先生,我们这次来是想要参观一下您的厂,起走遍了全国,发现咱们家具馆的家具制作方式别具一格,与市面上的家具制作有极大的差别,就想来参观一下。.经过多方的打听才知道,您的总厂在这里。”

    大春对着左向阳点了点头,“既然您带着诚意而来,那就请进吧,但是”大春对左向阳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但是看着那个年轻人又说“你们可以进去,这个人不行。”

    左向阳点头,对身后的一个中年人说道“小刘,你在这陪着他,别让他再给我惹祸了。”随后带着其他人一同走进了大春的办公楼。

    “陈先生,这个办公楼真气派啊,看来这些年您的家居馆经营上很成功啊。”左向阳说着,看向了大春。

    “左老见笑了,只是给员工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而已。”大春不是一个把钱看得很重的人,会赚钱,也舍得花,尤其对自己的员工,大春都尽心尽力的最优越的环境。

    “良心企业,值得学习。”左向阳点了点头,随后跟着大春转弯,进了他的办公室,大春叫秘书给人上茶,秘书端着茶杯给每个人都递过茶,随后看了看大春,大春指了指窗外“给那外头的客人也送点喝的。 .”

    秘书点头,轻轻关上门退了出去。

    左向阳看着大春说道“那孩子脾气冲,您别和他一般见识。”

    “没什么,年轻人有些脾气不是什么错,只不过有些性子也得在社会上锻炼一下,不然以后吃亏的是他自己。”大春说着,眼睛扫视了一圈坐在对面沙发上的一行人,“左老,您就开门见山吧,您这些人一不是做生意的人,二不是想开工厂,我这里其实也没什么可参观的。”

    左向阳一件大春说话直接,倒是也没有绕弯子,“收收他的性子也对,倒是给你添了不少麻烦。”随后他又接着大春的话往下说道“其实我们是想过来看看您的手艺,还有家具的制造过程。”

    “家具都是一样的,您和您身边的人应该都是木器行家,我可能也没什么能帮上你们的。”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大春身上虽没有商人的铜臭气,却也是带着自己独有的气质。

    “陈先生在木器这一行里的名气,应该已经超过我们这些老家伙了,其实我们也是经过旁人指点才会来打扰的。”左向阳说着,放下茶杯又道“关四海这人不知道您人的不认得?”

    这话一问出口,大春就坐直了后背,关四海的名字他怎么能不知道,那正是他最后一任师父秃头关的大名。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每一年都会去给瞎娘和秃头关上坟。

    “秃头关?”大春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左向阳愣了一下,随后第一次展开笑容“这个名字还真是符合他的形象。”

    大春见他笑出声,也很是好奇他和秃头关的关系,于是也礼貌的问道“请问您和我师父是什么关系,认识我师父吗?”

    “您可能不知道关四海在我们圈里的名声,只不过后来他受了伤,隐姓埋名的离开我们这行了而已。”左向阳说着,像是放松了起来,又接着说道“他曾经有两个徒弟,您应该听说过吧?”

    大春点头,虽然没见过,但是每到逢年过节徒弟都会给秃头关送些礼物,有时候是钱,有时候是补养品,但是秃头关总会任性的把东西扔掉,但是钱他倒是都留下了,也不知道干了什么。“知道,但是从没见过。”大春回答道。

    “我们其实就是他的徒弟介绍来的,那位一直记得他的授业之恩,这回也是他指点我们来这里找你的。”左向阳说着,拿出一本存折递给大春,“这是他在世时,给我们文物保护项目捐的钱,每一笔都在上边,您先看看。”

    大春拿起那本存折,一页页翻着,原来这秃头关还有这么一面,并不是一个只知道磨人的老头,“您给我看这个是想告诉我什么?”

    “我们一直立志于保护国家文物,可是现在犯了难,想着如果秃头关还在,他兴许能帮我们完成这项艰难的任务,可是到了这里,见到他的徒弟,我们才知道他已经不再多年了。于是多方打听才知道您也是他的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