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九镇十二州 > 第二十一章 归真场是什么地方

第二十一章 归真场是什么地方(第1/2页)

目录 加书签
    ♂浏♂览♂器♂搜索.{\一♂六♂八♂看♂书\}:可以快速找到你看的文

    刘信虽然没进过监狱,但目睹了归真场的景象,还是确信自己分明是成了囚犯了,胡不归也说这里简直比天牢还更森严庞大。八.

    天牢这个词并不陌生,刘信依稀记得小时候,与人玩耍时,年纪大点的孩子往往吓唬他,只要敢不听话,就把他送到天牢,那是国家最高一级的监狱,但刘信想不到,归真场竟比天牢更大?

    胡不归好像异常兴奋,不断四处张望,嘴里念念有词:“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我的天,这每一层就有五十个牢房,上下共有九层,那就是四百五十个,太恐怖了,这洪福集想造反吗?”

    一旁的押解人员怒目而视,斥责道:“说话注意点,这怎么是牢房,是帮你们返璞归真的圣地。”

    胡不归冷笑道:“好一个返璞归真,原来归真场是这么回事,但这怎么看也不像是圣地。”

    押解人员阴阳怪气地说:“早就听说胡公子的大名,想不到在这里相见,实在有趣得很。”

    胡不归不以为意,扶着栏杆,四处观望这座偌大的“归真场”,对刘信说:“我说兄弟,你可知道这洪福大集的来历?”

    刘信哪里知道这些,而胡不归显然也知道刘信不知道,所以不等刘信开口,已主动解释起来:“说起洪福集,那可是大有来头,起码得有个二百来年了吧,对吧这位老哥?”

    押解人员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心里怕是在想:“我就静静地看着你吹牛皮,看你能嚣张到什么时候。.”

    这一心里活动似乎已经明显到随便一个人都能看出来,唯独胡不归不为所动,刘信低声对他说:“咱们到了人家的地方,还不低调点,真惹恼了人家,几时才能出去啊,我还有事在身,可不想陪你在这里终老。”

    胡不归不屑地说:“少听他们唬你了,这洪福集的发家史,有时间我详细告诉你,你就知道它不过外强中干,扮猪吃老虎,简直比下三滥还更下贱。”

    刘信听得心惊肉跳,真怕旁边的人突然爆发,那可不妙,但过了一会,押解人员似乎还挺有涵养,本来一波未起的脸上,反倒露出一丝笑意,简直大反常态。

    胡不归却觉得没趣,只得继续跟着押解人员前进。

    这座所谓的归真场,整体分成了两个部分,北边高,南边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三楼的玻璃天桥在中间穿梭。

    北边的高楼共有九层,南边有六层,建筑风格呈现出一枚熟鸡蛋中间裂开的模样,只是右半部分矮了一截。

    一路走来,每层的入口都有不下十个守卫,森严的戒备令人望而生畏,刘信从未见过这种场面,走路的姿势都变得怪怪的,胡不归不时插科打诨,甚至拍打刘信的屁股,刘信又不敢公然反抗,不禁更加郁闷了。.

    走到三层的天桥时,押解人员忽然停下,一脸得意地对胡不归说:“胡公子见多识广,可知这九层是什么地方?”

    胡不归放眼望去,大大咧咧地说:“这么高,一天爬几回,还不得累死了?”

    押解人员忍不住笑了起来,表情看上去是真的高兴极了,胡不归没好气地说:“你笑个屁?”

    这时从北边楼里走过来三个守卫,到押解人员跟前同时鞠了一躬,押解人员一边斜眼看着胡不归,一边却是对三个守卫说:“这位是鼎鼎大名的胡公子,你们可要好好招待。”

    守卫纷纷答应,胡不归听得别扭,正要上前讨个说法,押解人员竟自行离开了,守卫拦住胡不归的去路,严肃地说:“胡公子,请吧。”

    胡不归大感诧异,不知这家伙搞什么名堂。

    接连跨过几层楼梯,胡不归终于回过味来了,冲守卫怒吼起来:“有没有搞错啊!还真要把我们带去九层?”

    守卫刚才还能言善辩的,此刻无论胡不归如何抱怨,三人都成了哑巴,不但不说话,而且没有任何表情,甚至呼吸的声音都听不到,好像机器一样向上攀爬。

    反观胡不归,到六层的时候就已是气喘吁吁了,见守卫毫无反应,只好找刘信念叨。

    楼梯处于整栋楼的北侧,呈螺旋结构,而且十分陡峭,刘信在想对于恐高的人来说,下楼可算是一大煎熬了,又想这么大的地方,不知道又会有什么奇遇。

    胡思乱想的好处在于,会让人暂时忘记身体的疲惫,因此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刘信甚至毫无感觉,好像刚才还在楼下,忽然就出现在数丈高楼之上了。

    看着刘信和胡不归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三名守卫不约而同地挤出一丝冷笑,其中一个说道:“传说中的胡公子,也不过如此。”

    胡不归此时心态倒是很好,蛮不在乎地说:“胡公子也是人啊,又不是三头六臂的怪物。”

    守卫们笑得更加张扬了,另一个守卫打开一扇铁门,对胡不归说:“胡公子,请吧,雅间已准备好了。”

    不同场合的名词显然意义是不同的,归真场里的雅间当然还是在归真场里,而归真场里的任何一个房间都与“雅”是联系不上的。

    胡不归自然清楚守卫的冷嘲热讽,但也深知“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只得心里默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