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崛起 > 第21章 舍与得

第21章 舍与得(第1/4页)

目录 加书签
    9月4日傍晚,共和国元首府。

    朱震南进来的时候,刘梓岩刚好起身。沙发前的茶几上,放着一叠文件与一个塑料文件夹。

    王奇渊送刘梓岩出去后没有马上返回,大概还有一些事情没有谈完。

    是“国防工程建设规划评估报告”的初稿,待定部分使用的黄色字体,关键词汇用的红色字体,一些地方还有手写的评注,是王奇渊与刘梓岩的笔迹,表明两人已经就此讨论了大半天。

    这几天也着实辛苦刘梓岩了。

    朱震南坐下后,拿起了文件。

    其实,他已经猜到文件的大致内容。战略核潜艇基地的后继工程,王奇渊之前向朱震南提到过。

    刘梓岩这几天主要负责外交工作,跟美国国务卿汤姆过招。

    五天前,美国的“北达科他”号攻击核潜艇在东太平洋,共和国标定的导弹试射弹头溅落海域沉没。

    王奇渊在第一时间下令终止导弹试射,协助美国搜寻失事潜艇。

    几个小时后,聂倍毅从“山东”号航母舰队发回报告,事发海域附近有十三艘美国海军的攻击核潜艇,最近的一艘在120千米开外,其中离得较近的四艘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事发海域。

    又过了半个小时,聂倍毅获得了“北达科他”号沉没的第一份证据。

    一架由“山东”号航母舰队出动的,搭载了辐射探测设备的搜救直升机,在事发海域探测到了核辐射。

    因为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聂倍毅撤回了搜救直升机,还让正在赶往事发海域的“向阳红9”号停了下来。

    随后,美国海军的一架CV-22到达事发海域上空,也探测到了核辐射。

    次日,美国国防部发布第一份公告,初步证实“北达科他”号已经沉没。

    证据就是在事发海域获取的放射性元素同位素,即检测放射性元素同位素,就能确定放射性元素的来历。

    这东西就像指纹一样精确,绝对不会出错。

    此时,美国海军的“福特”号航母战斗群已经赶到。

    按照王奇渊的命令,聂倍毅与美军指挥官联系沟通之后,就率领“山东”号航母舰队撤离了事发海域。

    随后,美军宣称事发海域的核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之内。

    此外,美军搜救直升机捞起了一些潜艇的碎片,准确说是一些轻质物品,证明沉没的就是“北达科他”号。

    8月31日下午,艾斯伯亲自打电话给王奇渊,请求共和国提供援助。

    事发海域实在是太深了,美国海军的那些潜艇,别说到达海底,甚至无法用声纳找到海底的潜艇残骸。

    关键就是,海底地形并不平坦。

    此外,潜艇用来测绘海底地形的声纳,功率都不够大,精确探测距离最多几百米,比科考船上的测绘声纳差远了。

    9月1日清晨,“向阳红9”号赶到事发海域。

    经过一天多的搜寻,9月2日下午,“向阳红9”号发现了三块较大的残骸,确认“北达科他”号在下沉的过程当中断裂解体。

    潜艇残骸的散布范围超过五百平方千米。

    配合核辐射探测仪,首先确认了反应堆舱的位置。

    其实,相对于庞大的海洋,反应堆泄漏导致的核辐射几乎可以忽略。

    此外,事发海域靠近赤道,只有表层的赤道暖流,深海的海水几乎不会流动,也就不用担心放射性物质会迅速扩散到海面。

    随后,艾斯伯再次向王奇渊提出请求。

    因为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美国出钱租用“向阳红9”号与“渊龙”号,对离反应堆舱大约十千米的一块较大的,初步判断是艇首部位的残骸做现场勘察,找到“北达科他”号沉没的原因。

    在电话中,艾斯伯提到了那两次爆炸。

    王奇渊不但没拒绝,还表示愿意无常提供援助,让“向阳红9”号与“渊龙”号全面配合与协助。

    对王奇渊的这个决定,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

    只是,还能怎么样?

    当时,白劲松已经根据“向阳红9”号的探测数据,也就是找到那块残骸时获得的声纳回波图像,认定那是“北达科他”号艇首部位,而且在下沉时发生多次爆炸,受损情况极为严重。

    虽然无法肯定这些爆炸是否跟鱼雷有关,即是不是“北达科他”号的鱼雷发生爆炸,但是肯定发生在潜艇内部。

    按照白劲松的分析,艇首部位有声纳舱、鱼雷舱与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储存了大量危险物品。在下沉的过程中,这些危险物品都有可能因为外部环境改变而发生爆炸,产生严重的破坏。

    在理论上,哪怕找到了“北达科他”号的残骸,也无法认定是被其他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

    9月3日清晨,在做好充分准备后,“渊龙”号开始下潜。

    潜下去要几个小时,搜寻要几个小时,探测潜艇残骸至少要几个小时,浮上来还要几个小时。

    一轮下来,至少要一天。

    十来分钟过后,王奇渊赶了回来。

    “看了吗?”

    “还没有,

加入书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加书签
返回顶部